事件: 赤眉起義
| 事件經過:
天鳳五年(18),青、徐一帶發生大災荒,琅邪(今山東諸城)人樊崇率百餘人於莒縣(今山東莒縣)起義。起義軍以泰山為根據地,轉戰黃河南北。次年,樊崇鄉人逢安與東海人徐宣、謝祿、楊音等聚衆數萬人歸附樊崇。起義軍作風淳樸,紀律嚴明,稱各級省級為“三老”、“從事”、“卒史”,彼此之間稱“巨人”。不用文書、旌旗、部麯、號令,僅口頭相約:“殺人者死,傷人者償創”。為與官軍相區別,起義軍每人皆以赤色塗眉,因而被稱為“赤眉軍”。地皇三年(22),赤眉軍於成昌(今山東東平)與王莽十萬軍隊展開激戰,斬殺王莽更始將軍廉丹,大敗官軍。新莽政權被緑林軍推翻後,樊崇等曾表示願更始政權合作;因劉玄殺害起義軍首領申屠建、陳牧等,赤眉軍乃於更始二年(24)分兩路進攻劉玄政權。次年,兩路軍會師弘農(今河南靈寶),連敗劉玄軍,隊伍迅速發展到三十萬人。赤眉擁立西漢宗室、十五歲的牧童劉盆子為帝,年號建世。接着攻入長安,劉玄投降。關中豪強地主隱匿糧食,武裝抵製赤眉軍。建武二年(26),赤眉軍糧食斷絶,退出長安,轉移至安定(今甘肅固原)、北地(今甘肅環縣)一帶,又遭割據勢力隗囂阻擋風雪襲擊,衹得折返長安 ,引衆東歸。次年,於新安(今河南澠池東)、宜陽(今河南宜陽)一帶,陷入劉秀所設重圍,劉盆子等投降,起義最後失敗。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