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桓温第三次北伐

国度: 中国  

朝代: 东晋

国君纪年: 晋废帝司马奕太和四年

事件类型: 热门

日期: 369年   3月1日

地点: 中国

事件经过:

  继东晋永和十年(354)、永和十二年*356)两次北伐之后,大司马桓温于海西公大和四年(369)三月再度向东晋朝廷上书,请求讨伐前燕,朝廷批准了这一建议。当年四月一日,桓温与其弟江州刺史桓冲及豫州刺史袁真等率领五万步骑从姑孰(今安徽当涂县)出发北伐。六月,桓温到达金乡(今山东金乡)。当时正值天气干旱,河流干涸,水路不通。桓温命冠军将军毛虎生开凿钜野泽(今山东巨野北),长三百里,将汶水(今名大汶河,在山东泰安境)引入清河(今名大清河,在山东东平境)。竣工后,桓温率领水军自清河进入黄河,然后再进至枋头(今河南浚县西南)。同时,桓温又派建威将军檀玄从陆路进攻前燕。檀玄在湖陆(今山东鱼台东南),生擒燕宁东将军慕容忠,在黄墟(今河南杞县东南)大败燕下邳主慕容厉率领的两万步骑,其前锋邓遐、朱序又在林渚(今河南郑州市东北)击败燕将傅颜。前燕一面派人向前秦求援,一面派吴王慕容垂率范阳王慕容德领兵五万人迎战桓温。九月,范阳王慕容德率骑兵一万、兰台御史刘当率骑兵五千屯驻石门(今山东平阳),豫州刺史李邽率州兵五千切断了桓温的粮道,慕容德派将军慕容宙领骑兵一千为前锋,诱敌深入,然后围击晋军,晋军大败。自此之后,晋军便屡战不利,而且粮食枯竭,又传闻前秦援兵将至,军心动摇,桓温不得不于九月十九日焚烧战船,丢弃辎重和铠甲撤退。晋军自东燕(今河南延津县东北)经仓垣(今河南开封市东北),步行七百余里,一路凿井而饮,退至襄邑(今河南睢县西)。慕容德跟踪追击,率劲骑四千埋伏在襄邑县的东涧附近,与同时抵达的慕容垂军呼应,夹击晋军,这次战役使晋军损失了三万人。与此同时,前来增援的前秦军也乘机从谯县(今安徽毫县)向晋军发起进攻,晋军又死伤万人,桓温率残兵败将退回,这次北伐以失败告终。
   中国 关键词: 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