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陶淵明田園詩對後世影響巨大

國度: 中國  

朝政: 東晉

國君紀年: 晉元帝司馬睿建武元年

事件類型: 熱門

日期: 317年  

地點: 中國

事件經過:

  陶淵明(365~427)名潛,又名元亮,以字行,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的曾祖父陶侃是東晉開國元勳,但到他這一代。傢境已經沒落。陶淵明少年時生活貧睏,學習卻非常勤奮,對儒傢“六經”及諸子百傢的書無所不讀。年輕的陶淵明本來有“大濟蒼生”的壯志。他生活於東晉和南朝宋時代,29歲時踏上仕途。做過祭酒、參軍等小官,不僅無由施展自己的抱負,而且要違心地和一些官場人物周旋。這一切使他對仕途前程灰心失意。陶淵明在10多年的仕途生活中,曾幾次辭官歸隱。他在自敘性的《五柳先生傳》裏,以簡潔的文筆,描述了自己“閑靜少言,不慕榮利”,“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的性格風貌。陶淵明仕途生活中最後一任官職是彭澤令,當了80多天,正逢郡裏的督郵來縣,屬吏告訴他應該恭敬地去迎接,他嘆道:“我不能為五鬥米折腰。”立即辭官回傢,從此隱居不仕,陶淵明在辭官歸傢途中,寫下了《歸去來兮辭》這篇歷來為人稱頌的辭賦名作,着力描寫他由仕途折回的喜悅以及對田園生活的熱愛。突出表現了他的高潔志趣,敘事、寫景、抒情結合得非常自然,語言清新流暢。詩歌是陶淵明文學成就最突出的方面。他在歸隱生活中寫下了大量田園詩,如“方宅二餘畝,草屋八九間”,“暖暖遠人村,依依墟裏煙,狗吠深巷裏,雞鳴桑樹顛”,不僅細緻地描寫了純潔、幽美的田園生活,而且情趣盎然,在田園詩之外,陶淵明還寫了《飲酒》、《擬古》、《讀山海經》等其他內容的篇章,他性喜飲酒,詩中幾乎篇篇提到酒,他不僅僅企圖醉酒忘世,更多的是以酒寄懷,抒發自己壯志未酬、憤慨難平的復雜感情。《桃花源記》是陶淵明的散文傑作,有麯折新奇的故事,有人物和對話,有對明麗如畫的自然景色的描寫,一個人們理想中的社會宛如就在眼前。作品中優美的藝術形式和豐富的思想內容相結合,千百年來一直深受大傢的喜愛。陶淵明的詩和辭賦、散文在藝術上具有獨特的風格和極高的造詣。他開創的田園詩一體,為古典詩歌開闢了新的境界。他的作品平淡自然,但是,無一不是出於自己的真實感受。所以親切動人,這些都對後世産生了深遠影響。
   中国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