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nts: 支谦翻译佛经
| Event Details:
吴黄武元年(222),居士支谦于吴始译佛经,到吴建兴年间(253—254)止,历时三十余年,译出佛经四十九部(一说三十六部四十八卷,一说二十七部),主要有《维摩诘经》、《大明度无极经》、《首楞严经》、《慧印三昧经》、《老女人经》、《大阿弥陀经》、《瑞应本起经》等。并制《赞菩萨连句梵呗》三契。友谦,大翻译家,字恭时,一名越,生卒年不详。祖先为大月氏人。其祖父法度汉灵帝时率国人数百归汉。汉献帝末年,支谦从洛阳与乡人避乱先到吴武昌(今湖北鄂城),后到建业(今江苏南京)。孙权以其为博士,使辅导太子登。支谦自幼学习中国书典,后从支谶弟子支亮(字纪明)学习佛教,博览经籍,莫不精究,通晓六国语言,多才多艺。与支谶、支亮名著一时,世称“天下博知,不出三支”。支谦细长黑瘦,眼多白而晴黄,时人语曰:“支郎眼中黄,身躯虽细是智囊。”太子登死后(吴赤乌四年,214),支谦隐居穹隆山中,从沙门竺法兰受持五戒,所交往者均佛僧,不参与世务,后死于山中。支谦才学深澈,内外备通,故所译 经文丽简略,多用意译,译文又力图适合汉人习惯,如将人名“须菩提”译为“善业”,经名《摩柯般若波罗密经》译为《大明度无极经》等。重大哲学概念也多来自《老子》;但过分追求文词美巧,不免偏离原著,支谦所开创的译风,在三国两晋占据重要地位。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