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周外戚楊堅攝政

國度: 中國  

朝政: 北周

國君紀年: 靜帝宇文衍大象二年

事件類型: 熱門

日期: 580年   五月10日

地點: 中國

事件經過:

  周大象二年(五八0)五月十日,天元宇文贇暴崩,臨死召小禦正劉昉、禦正中大夫顔之儀入臥內,欲屬以後事,卻病重不能言。劉昉見靜帝宇文闡年尚幼,以為楊後父楊堅有重名,與內史鄭譯、禦飾大夫柳裘、內史大夫韋暮、禦正下士皇甫績謀引楊堅輔政。楊堅初懼不敢當,劉昉大喊:“公若為請速為,不為我自為攝政,你別後悔”。楊堅於是從命。當天宇文贇死,秘不發喪,劉昉、鄭譯矯詔以楊堅總知中外兵馬事。顔之儀知其中內幕,不肯署詔,劉昉等先是威逼,之儀不從,昉等衹好代為署名。府兵十二衛接到敕令,皆受楊堅節度,楊堅遂掌握了北周軍政大權,成為攝政。楊堅又嚮顔之儀索天子符璽,之儀正色不予,堅大怒欲殺之儀,因其有民望,恐遭民怨,於是貶顔之儀出京,任為西部邊郡郡守。十日,始為天元發喪,罷正陽宮,靜帝宇文闡入居天台。大赦天下,詔停洛陽宮殿營造。二十五日,尊阿史那太後為太皇太後,李太後為太帝太後,楊後為皇太後,尊帝生母朱後為帝太後,陳後、元後、尉遲後皆削發為尼姑。以漢王宇文贊為右大丞相,尊以虛名,並無實權,以楊堅為假黃鉞、左大丞相,百官總聽於左丞相。初始,劉昉、鄭譯打算以楊堅為大塚宰,鄭譯為大司馬、劉昉為小塚宰,共執權柄。楊堅私下徵詢禦正下大夫李德林,德林以為不可,遂以鄭譯為丞相府長史、劉昉為丞相府司馬,李德林為府掾。當時周朝臣尚未盡歸心於楊堅,堅令司武上士盧賁嚴兵置於左右,將往東宮引靜帝時,百官偶語,欲有去就,盧賁嚴兵而至,衆莫敢動。至東宮,衛兵拒不開門,盧賁瞋目大喝,門開而楊堅等入內,引靜帝出居天台。盧賁於是掌丞相府宿衛。又內史下大夫高熲汁略過人,楊堅欲引為丞相府掾,熲欣然從命,聲言不辭滅族而願受驅使,於是任為相府司錄。漢王宇文贊為天元宇文贇弟,當時居於禁中,常與靜帝宇文闡同帳而坐,對楊堅是一大威脅。但宇文贊平庸無見識,劉昉選美女與他淫樂,花言巧語將其騙出禁宮,回歸王宅。為收買天下人心,楊堅一執政便革除宣帝苛酷之政,行寬鬆政治,刪略舊刑律,作《刑書要製》,奏而頒行。楊堅自己更躬親庶政,綜理國事,而又生活節儉,使朝廷內外一片贊歌之聲。但楊堅內心仍然很虛,夜召太史中大夫庾季纔問以虛實,季纔以天道符兆說楊堅。楊堅夫人獨孤氏也聲言:事至如今,已騎虎難下,衹能冒死而進。楊堅既總握北周軍政大權,於是决心篡奪周皇統,建立楊傢王朝。
   中国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