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隋广设仓窖
| 事件经过:
大业二年(六0六)十月,隋政府于巩县(今河南)境内置洛口仓,仓城周围二十余里,共穿三千窖,每窖容八千石左右,共容二千余万石。并在仓城置监官及镇兵千人。大业二年(六0六)十二月,又在洛阳北面七里置回洛仓,仓城周围十里,穿三百窖,共容二百余万石。隋朝从文帝即位不久,就开始设置大量官仓。隋初年,由于京城长安仓库贮备不足,文帝遂命黄河沿岸诸州募置运米丁,积极充实京师库存。并先后于卫州(今河南汲县)置黎阳仓,洛州(今河南洛阳市东)置河阳仓,陕州(今河南陕县)置常平仓,华州(今陕西华县)置广通仓(或作广运仓),递相贮存,漕运关东及河东的粮食充实京城。隋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富裕时代,到文帝末年的天下储积可供五十年用。炀帝建东都洛阳时,在宫城东建筑了含嘉仓城。在宫城内右掖门街西有子罗仓,仓有盐二十余万石,仓西有梗米六十余窖。这些物资直到李唐建国以后的太宗贞观十一年(六三七),尚未用完。近年洛阳考古发掘的含嘉仓遗址,已查明二百五十九个粮窖,估计总窖数当在四百左右。大窖可储粮一万数千石,小窖可储七、八千石。粮窖口径大者十八点五米,小者八米,深者距地表近十二米,浅者六米。仓中有粟、糙米、小豆等,多从苏州(今江苏)、楚州(今江苏淮安)、滁州(今安徽滁县)、冀州(今河北冀县)、德州(今山东乎原北)等地漕运而来。此仓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有个仓窖中还存有炭化谷子五十多万斤。由此可见隋朝社会物质财富积累的丰盈。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