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八一三事變

國度: 中國  

朝政: 中國抗日戰爭

事件類型: 軍事

開端時間: 1937年八月13日

終結時間: 1937年  

地點: 上海

八一三事变
八一三事变
事件經過:

  “八•一三”上海事變,淞滬會戰開始
  
  日本帝國主義為擴大侵華戰爭在中國上海製造的事變,1937年8月13日爆發,即第二次上海事變。
  
  【事變經過】
  1937年8月9日,駐上海日本海軍陸戰隊中尉大山勇夫率士兵齋藤要藏,駕軍用汽車強行衝擊虹橋中國軍用機場,被機
  場衛兵擊斃。事件發生後,中國上海當局當即與日方交涉,要求以外交方式解决。但日軍無理要求中國軍隊撤離上海、拆除軍事設施,同時,嚮上海增派軍隊。8月 13日,日軍便以租界和停泊在黃浦江中的日艦為基地,對上海發動了大規模進攻。上海中國駐軍奮起抵抗,在上海和全國人民的支持下,開始了歷時3個月之久的淞滬抗戰。
  
  【國內影響】
  八一三事變以後,根據國共兩黨協議,在西北的工農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朱德、彭德懷為正副總指揮。後來,又把南方八省的紅軍遊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葉挺、項英為正副軍長。九月,國民黨公佈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
  
  【國際影響】
  沉默就是容忍日軍的暴行
  七七事變爆發後,特別是“八一三”淞滬抗戰爆發後,國民政府為爭取國際社會的同情與援助,在實行武裝抵抗的同時,不斷呼籲世界各國製止日本的侵略行徑,試圖通過處交途徑尋求和平結束戰爭。從1937年7月至1938年1月,國民政府先後試圖求助英美等國出面調停,但由於日本侵略者速戰速决滅亡中國的戰略方針堅定不移,也由於英美等國遠東政策的軟弱無能,國民政府的這一努力遭到了失敗。從9月起,國民政府又將其外交努力的重點轉移到了爭取國聯和《九國公約》會議製裁日本的侵略,中國代表團在國聯揭露了日本的戰爭罪行,爭取了國際社會對中國抗戰的同情和支持。但在英國的操縱下,國聯大會通過的决議沒有任何具體援華的措施,也完全不提製裁日本。同時,《九國公約》會議也最終成為英美對日推行綏靖政策的一次會議,它們對日本采取姑息政策,互相推諉,不同意建立共同陣綫來製止日本的侵華,這使國民政府求助於國際組織的希望徹底破滅了。最後,從1937年10 月起,德國駐華大使陶德曼和駐日大使狄剋遜在中日兩國政府之間為“實現和平”進行了一係列秘密外交活動。然而當1938年1月16日日本政府發表“不以國民政府為對手”的聲明之後,南京政府宣佈中日斷交,這場歷時兩個多月的德國調停也以毫無結果而告終了。至此,抗戰初期中國政府的外交戰便畫上了一個休止符號。
  外交戰的不利絲毫沒有影響世界各國愛好和平的人們對中國抗戰的同情和支持,在他們看來,政府的决策並不能改變他們的立場和感情。當“八一三”的自衛槍聲傳到德國時,《人道報》說:“許多年來我們英勇的中國同志所不倦地呼籲民族精神,統一精神,在這迷途的侵略者之前,突然像一道現代的新萬裏長城似的聳立了起來。”《共和報》載文稱:“上海乃世界最富庶城市之一,在日本垂涎已久,在中國必以死力抵禦,原屬意料中事。觀於戰況之烈,足見日本獲勝之望尚屬渺茫。”
  在英國,牛津、劍橋等18所大學的90名教授聯合致電中國教育部長王世傑,對“日本軍隊轟炸上海、摧毀學校,吾等聞訊為之發指:吾將敦促本國政府,協力製止日軍侵華行動”。英國工會也發表聲明,對中國抗戰深表同情。10 月15 日,英國坎特伯雷大主教藍博士主持召開”反對日本在華暴行”的萬人市民大會,參加會議的有前國聯調查團主席李頓爵士等英國著名人士,英國前任首相勞合·喬治也送來書面發言表示支持。會議開始前日本東京教會曾來電要求大主教不要舉辦此會,但遭到嚴辭拒絶。大主教在大會上說道:“這個會的目的,在於反對殺戮和殘害非戰鬥人員,這是今天中國慘痛戰爭中的一個特點,也使文明世界為之震驚。我們不能沉默,沉默就是容忍日軍的暴行!”
  美國民衆也對上海人民深表同情。美國傳教士瓊斯博士在給日本國民的一封公開信中寫道:“我認為貴國民衆在貴國領袖領導下已誤入歧途。中國拒絶貴國侵犯它的主權,各國贊賞中國的立場。愛好和平的人們對侵略行徑的仇恨如火山爆發,這種憤慨情緒將曠日持久,而使貴國蒙害匪淺。”美國著名教育傢杜威、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也和英國著名哲學家羅素、法國著名
  左翼作傢羅曼·羅蘭聯合發表宣言,籲請各國人民自動組織抵製日貨運動,勿與日本合作,“直至日本軍隊完全退出中國,並放棄侵略政策為止”。此外,德國駐滬總領事和在滬德國商會、印度國民大會、朝鮮民族革命黨等國也紛紛聲明表示支持中國的淞滬抗戰。
  蘇聯政府和人民對淞滬抗戰也給予了熱誠的支持,這主要表現在1937年8月21日中蘇簽署了《中蘇互不侵犯條約》,這表明中蘇兩國在反對日本侵略方面存在着共同的利益,對於日軍的囂張氣焰不失為一沉重打擊。另外,蘇聯還派出空軍直接參加中國的抗戰,並提供了大批武器裝備。隨着抗戰的繼續,這種友誼的意義就顯得更意味深長了。
  在滬的國際友人更是直接參與了援助淞滬戰爭的進程。《大美晚報》主持人高爾德(Randall Gould)便利用其報紙積極支持中國人民的抗爭,《密勒氏評論報》的主持人鮑威爾(J.B.Powell)更是以他的良心嚮世人揭露日軍的侵略行徑,以致招致日軍的極度仇視。有一次,日方派人用報紙包着一枚炸彈嚮鮑威爾擲來,幸虧炸彈沒有爆炸。上海淪陷後,日軍衝進租界將鮑威爾逮捕入獄百般折磨,最終使其終身殘疾。當采訪完淞滬抗戰的中期和後期後,早以《紅星照耀中國》一書一舉成名的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便在他的新著《為亞洲而戰》中寫道:“現在,中國的事業也就是我的事業了。我並把這份感情,同反對世界上的法西斯主義、納粹主義和帝國主義的决心聯繫在一起了。”
   上海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