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中統局

國度: 中國  

朝政: 中國抗日戰爭

事件類型: 熱門

開端時間: 1938年八月

終結時間: 1947年  

地點: 蘇爾特

參與者: 陳果夫, 陳立夫

中统局
中统局
中统局
事件經過:

  8月,中統局建立。軍統局建立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
  
  中統是國民黨黨務部門控製的特務機構,與軍統並稱國民黨兩大特務組織。中統的作戰對象除了中共,還包括汪偽等蔣介石的敵對政治力量。
  KMT
  
  概述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簡稱為“中統(局)”)是國民黨C.C係領導人陳果夫、陳立夫所控製的全國性特務組織。
  中統的前身是1927年由C.C係分子所組成的國民黨中央組織部黨務調查科。1937年,黨務調查處並入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第一處,由C.C係分子徐恩曾任處長。1938年3月,在國民黨臨時全國代表大會上,經蔣介石提議,以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第一處為基礎,成立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中統由此正式形成。
  中統以各級國民黨黨部為活動基地,在省市黨部設調查統計室,在省以下黨部設專人負責“調查統計”,在文化團體和大專院校、重點中學廣泛建立了“黨員調查網”,進行各種反革命特務破壞活動。
  中統局局長由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長兼任,而由副局長負實際責任。陳立夫、張厲生、朱傢驊先後擔任過局長,徐恩曾、葉秀峰、顧建中,鄒學峻、季源溥等先後擔任過副局長。
  1949年2月改名為內政部調查局,習慣上仍稱為C.C或中統,隸屬於國民黨政府-行政院內政部,事實上仍屬國民黨中央掌控。國民黨政府敗退臺灣後,於1954年10月,改組為司法行政部調查局。現為“法務部”轄下的“調查局”,目前職權重點是維護“臺灣安全”和打擊社會重大犯罪活動。除接受“國安局”委托的“政治偵防”業務外,還要負責查賄、緝毒、防止重大經濟犯罪等。
  1949年後,中統在大陸的潛伏特務全部被嚴厲鎮壓。
  
  中統成立始末、職權範圍與機構變遷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簡稱中統。1927年,以CC派分子為骨幹,在中國國民黨中央組織部下成立了一個調查科,這是“中統局”的最前身。先後由陳立夫、張道藩、吳大鈞、葉秀峰、徐恩曾任科長。在各省、市、路中國國民黨黨部內設“調查股”。1932年,中央組織部調查科被擴編為特工總部。主任徐恩曾,對外仍稱調查科,在各省、市黨部內設特務室和羈押中共叛變人員的反省院。1935年,黨務調查科升格為黨務調查處,直屬於國民黨中央委員會,處長徐恩曾。 1937年,黨務調查處並入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即軍統)第一處(黨政處),仍由徐恩曾任處長,但一處實際上獨立於軍統(老軍統,前身為復興社)。抗日戰爭爆發後,蔣介石為緩和國民政府情報組織內部矛盾,提出“合力對外”的反動口號,於1937年底,將特工總部與力行社特務處合併。1938年3月29日的國民黨臨時全國代表大會上,蔣介石提議設立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由陳立夫、陳焯任正、副局長。特工總部編為該局第一處,處長徐恩曾。但合併後矛盾劇並未平息,8月,蔣介石對軍事委員會調查局進行改組,將第一處改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 (簡稱中統局)。調查局第一處擴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中統),第二處擴為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新軍統)。中統由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長兼任局長,但實際由副局長主持工作。1947年,中統改名為黨員通訊局(黨通局),由葉秀峰任局長,紫俊、季源溥任副局長。各大行政區辦事處改稱直屬通訊處,各省、市、路黨部調統室改稱黨員通訊組,為公開的情報機構。同時,在各省、市設立了秘密的情報組織,以區為單位,如瀋陽區、旅大區等。區下設分區、工作站(交通、聯絡站)、工作組(通訊組)。1949年改名為內政部調查局,劃歸內政部領導,簡稱內調局,但習慣上仍被稱為CC或中統。內調局隸屬國民政府行政院內政部,實際由國民黨中央控製。在1949年敗逃臺灣前擔任過局長的有陳立夫、朱傢驊;擔任過副局長的有徐恩曾、葉秀峰。隨着國民黨反動統治的全面失敗,中統迅速在大陸覆滅。
  中統內設人事科、專員室、經濟調查處、交通處、統計處,以及一、二、三組(分別負責訓練、黨派、情報工作)。中統的設立依附於各級黨部機關,在各省市黨部設調查統計室,市以下設專員負責的“調查統計股”,縣黨部內設調查幹事。中統負責除軍、憲、警等軍事部門之外的情報安全工作。中統的工作重心一是在黨政機關內部,二是打擊一切反對派政黨,尤其是共産黨。此外,對於社會輿論、思想言論也負有監控責任。(類似現在美國的FBI)中統先後由朱傢驊、葉秀峰任局長,徐恩曾、紫俊、顧建中任副局長。在各大行政區設有辦事處或特派員辦事處,在直轄市或重要城市設立區室,在各省黨部及鐵路、公路等特別黨部內設立調查統計室(簡稱省室,路室)。在省室或路室下設若幹分區、工作站、工作團等。在分區、工作站、工作團下面還設有許多據點及調查員。
  國民黨敗退臺灣後,於1954年10月將內調局改組為“司法行政部”調查局。
  
  中統局人員分工
  中統局的人員分工大致有四種:
  一是調查工作人員(簡稱調工);
  二是特種情報工作人員簡稱特情人員;
  三是黨員調查網(簡稱cc黨網,又稱黨員通訊網),是在中國國民黨黨內進行防共和監視其內部人員的監察人員;
  四是通訊員,是中統局在各機關、學校、企業內部發展的工作人員。
  
  附:國民政府統治時期主要情報安全部門沿革
  1938年8月-1947年,中統局
  1938年8月-1946年6月,軍統局
  1947年-1949年,中統局改為黨員通訊局
  1949年,黨員通訊局改為國民政府內政部調查局
  1946年6月,軍統主體改為國防部保密局。
  1946年6月,部分軍統部門並入國防部二廳,二廳亦負責部分情報安全工作。
   苏尔特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