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西南聯合大學

國度: 中國  

朝政: 中國抗日戰爭

事件類型: 文化

日期: 1938年  

地點: 昆明

事件經過: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命名
  
  中國抗日戰爭期間設於昆明的一所綜合性大學。盧溝橋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全面發動侵華戰爭。為保存中華民族教育精華免遭毀滅,華北及沿海許多大城市的高等學校紛紛內遷。抗戰八年間,遷入雲南的高校有10餘所,其中最著名的是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西南聯大是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南開大學聯合而成。
  1937年抗日戰爭發生,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先遷至湖南長沙,組成長沙臨時大學,同年10月25日開學。1938年4月又西遷昆明,改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5月4日開始上課,設立文、理、法商、工、師範5個院26個係,兩個專修科一個選修班。北大、清華、南開原為著名的高等學府,它們有各自獨特的經歷,有各自的教學作風,組成聯大以後,薈集了一批著名專傢、學者、教授,師資充實,人才濟濟。他們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堅持嚴謹的治學態度,樹立優良學風,是當時中國規模最大的著名高等學府。西南聯大在辦學的8年中畢業學生約2000人,均學有成就,有的成為舉世聞名的專傢學者,他們對中國的建設事業、高等教育的發展和世界學術研究,作出了貢獻。抗戰勝利後,1946年西南聯大解散,3校分別遷回北京、天津復校。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自1938年5月4日開始上課,至1946年5月4日結束,西南聯大在滇整8年。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 西南聯大培養出大批傑出人才。其中有許多是蜚聲中外的第一流科學家。
  
  學校紀年
  
    1937年11月1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在嶽麓山下組成了長沙臨時大學,開學一個月後,日軍沿長江一綫步步緊逼,危及衡山湘水,師生們於 1938年2月搬遷入滇,4月,改名國立西南聯合大學,5月4日開課,1946年5月4日舉行結業典禮,7月31日宣佈結束,西南聯大在滇8年期間,於 1938年春在自建立分校。於1940年8月設敘永分校。
  1946年5月,上述3校遷回原址,師範學院留昆獨立設院,改稱昆明師範學院,後更名為雲南師範大學。
  
  組織機構
  校行政有兩個機構,一個是校務委員會,一個是教授會。
  校務委員會是權力管理機構,校務委員會委員由教授會民主推薦,校長批準任命,校長為校務委員會當然主席。校務委員會通過民主討論和决議全面主管全校重大事務。西南聯大有三位校長擔任校務委員會主席:張伯苓、蔣夢麟、梅貽琦。前兩位老教育傢為了支持校長負責製一元化領導,公推年青的梅貽琦校長主持校務,他們二位退居二綫,留守重慶,從國民政府教育部方面謀求對西南聯大的實力支持。所以西南聯合大學自始終至終都是由梅貽琦校長主政,實行了“校長負責製”。西南聯大校務委員會中主管管理的職能部門的領導人,全部都是知名教授,其中包括常設的校務委員會秘書長、教務長、總務長、訓導長、建設長等,全部由教授擔任,由教授會民主推薦,校務委員會討論通過,報校長批準任命。
  教授會是一個校務咨詢機構,雖不是權力機構,但很有威望,成員包括全校教授,經常工作由全校教授推選常委會主辦。教授會是校長的得力參謀,也是辦學校務得力骨幹的資源庫。各學院有院教授會,學係有係教授會。院教授會主席後來改稱為院長,係教授會主席後改稱為係主任,由相應院係教授會民主推選,校務委員會討論備案,報校長批準任命。各院係教學及管理業務,統由教授會評議,由院長係主任執行實施。所以院係教授會實際上是院長係主任領導下的民主辦學權力機構。
  西南聯合大學校行政管理機構簡約,從領導到職工,各盡所能,各司其職,工作效率高超。對於不屬於職能部門的臨時性重要工作,則由校務委員會討論研究,請教授會推薦適宜教授人選,組成各種臨時工作委員會(推選主席)主持工作。工作任務完成後即行解散,保持主體常設機構精幹靈活。被推選參加這些臨時工作委員會的人員,也是兼職不兼薪,沒有任何工作津貼,完全是義務工。
  
  專業設置
  西南聯大共設文、理、法商、工、師範五學院,共26係,另有先修班和體育部。
  
  聯大校捨
  西南聯大先租得自海關、昆明大西門外昆華農業學校、拓東路迤西會館等處為校捨,總辦公處設在城內崇仁街46號,但仍不敷應用。1938年7月,學校以昆明市西北角城外荒地124畝為校址,修建新校捨。
  1939年4月,西南聯大新校捨落成,有學生宿舍36棟,全是土墻茅草頂結構;教室、辦公室、實驗室56棟,為土墻鐵皮頂結構;食堂2棟,圖書館1棟,為磚木結構。
  
  大學文化
  
  校慶日
  1937年11月1日,國立長沙臨時大學正式上課。這一天,後來定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的校慶日。
  
  校訓
  
   剛毅堅卓
  
  校歌
  萬裏長徵,辭卻了五史宮闕,暫駐足衡山湘水,又成別離,絶檄移栽楨幹質,九州遍灑黎元血。盡笳吹弦誦在山城,情彌切。千秋恥,終當雪,中興業須人傑。便一成三戶,壯懷難折。多難殷憂新國運,動心忍性希前哲,待驅除仇寇復神京,還燕碣。
  
  校風
   民主自由、嚴謹求實、活潑創新、團结實幹。
  
  校徽
  三角形的三等分,那一點是正三角形的三點合一,也暗含三角形的穩定性,上半年即已確定使用。
  
  著名教師
  吳大猷 周培源 王竹溪 梁思成 金嶽霖 陳省身 王力 朱自清
  馮友蘭 吳有訓 陳寅恪 瀋從文 陳岱孫 聞一多 錢穆 錢鐘書
  費孝通 華羅庚 朱光潛 趙九章 李楷文 林徽因 吳晗 吳宓
  潘光旦
  
  著名校友
  楊振寧 李政道 朱光亞 謝瑋 鄧稼先 黃昆 彭佩雲 汪曾祺
  王希季 陳芳允 郭永懷 屠守鍔 吳訥蓀 陳忠經 戴傳曾 王浩
  楊鳳 何兆武 李長之 何其芳 吳大觀 任繼愈
  
  教育成效
  聯大8年,前後任教的教授有朱自清、聞一多等300餘人,他們都是各個學科、專業的泰鬥、頂級專傢。學生有8000人,畢業生近4000人。
  聯大師生擔任中國科學院、工程院院士共171人(學生92人),其中有楊振寧、李振道2人獲得諾貝爾奬;趙九章、鄧稼先等8人獲得兩彈一星功勳奬;黃昆、劉東生、葉篤正3位國傢最高科學技術奬獲得者;宋平、彭佩雲等人成為國傢領導人。
  
  學生參軍
  抗戰八年間,西南聯大從軍學生前後一共達到834人,其中不乏主動投筆從戎的熱血青年,聯大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之子梅祖彥就是其中之一。
  除了擔任翻譯外,聯大學生還參加了遠征軍和空軍。在1942年至1945年間,為了保證空中運輸綫“駝峰”航綫的暢通,1500名中美健兒血灑長空。根據記載,其中就有聯大的從軍學生。
   昆明地图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