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李筠叛宋
| 事件經過:
建隆元年(960)正月,趙匡胤受禪的詔書頒布天下之後,後周宿將亦有不願俯首聽命者。昭義節度使李筠鎮守潞州(治今山西長冶)已達八年之久,”恃勇專恣,招集亡命”。周世宗在位時,也對他無可奈何。及此,趙匡胤遣使加其官為中書令,以示安撫。使者至,李筠竟拒之不見,經左右反復勸說,方纔備席招待。酒行數巡,李筠突然令人將周太祖郭威的畫像挂在墻上,痛哭流涕。陪臣驚恐,忙嚮使者解釋道:“公酒醉失態,且勿怪罪”。北漢主劉鈞暗約李筠同時起兵反宋,李筠長子李守節則認為不可,但李筠卻暗圖舉事。為牽製李筠,趙匡胤下詔授予李守節為皇城使。李筠也想窺伺朝中形勢,即讓守節入朝。及見,趙匡胤單刀直入地對李守節說:“太子,你來幹什麽?”守節驚荒失措,連連叩頭說;“陛下出此言,想必有人從中挑撥離間。”趙匡胤說;“我聽說你已屢諫,可老賊執意不聽。回去轉告你父,我未做天子時,任其隨心所欲;如今既做了天子,難道他還不禮讓我嗎?”守節返並以實相告。李筠不思改悔,聯絡北漢,發佈檄文。四月間,正式起兵反宋,首奪澤州。他樂觀地認為自己是周朝宿將,與世宗情同手足,京師禁旅也多為其舊人,一旦聞其起兵,必將倒戈相嚮,一舉成功。趙匡胤遣石守信、高懷德、慕容延釗等率兵分道迎擊。五月,石守信大敗李筠於長平(今山西高平東北)。六月,趙匡胤親自出徵,澤州城破,李筠投火自焚。李守節見大勢已去,以潞州城降。叛亂平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