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契丹滅後晉
| 事件經過:
後晉開運三年(946)、契丹會同九年七月,後晉樞密使李崧、馮玉得契丹盧竜節度使趙延壽有意回歸中原的消息,深信不疑,命天雄軍節度使杜(重)威致書趙延壽,趙延壽復信表示思歸中國,希望後晉發大軍接應的意圖。八月,後晉北面行營都部署李守貞在長城以北打敗契丹騎兵,後晉調李守貞回澶州(今河南濮陽)。九月,後晉河東擊退了契丹三萬兵力的進攻;彰德節度使張彥澤也相繼於定州以北、泰州(今河北清泰)打敗了契丹。此時,契丹瀛州(今河北河間)刺史劉延祚致書後晉樂壽(今河北獻縣)監軍王巒,請求以城附後晉,並且稱城中契丹兵力不多,後晉若攻城,自己可作為內應。又介紹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已北歸,而莫州瓦橋關(今河北雄縣)以北則因秋天多雨多積水,因此既便南部有變故,耶律德光也會因為路途遙遠、積水阻隔無力救援。王巒、杜(重)威對趙、劉二人所言深信不疑,多次奏請乘此機會取瀛、莫(今河北雄縣南)二州。於是李崧、馮玉準備發大軍迎趙延壽,劉延祚南歸。十月,後晉以杜(重)威為北面行營都招討使,李守貞為兵馬都監,率安審琦、符彥卿、皇甫遇等自廣晉(今河北大名東北)嚮北進發,由於夏秋多雨,行軍與運輸睏難,杜(重)威屢次請求增兵,後晉便傾所有禁軍歸杜(重)威麾,致使都城防守空虛。十一月中,後晉大軍到瀛州,城門大開,後晉軍反而不敢入城。杜(重)威派梁漢璋率二千騎兵追擊契丹,梁漢璋敗死,晉軍南撤。此時,契丹耶律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