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晉括民𠔌
| 事件經過:
後晉天福八年(943),北方地區遭受嚴重的自然災害,春夏旱,秋鼕澇,蝗災遍及整個華北、西北地區,蝗蟲過處片草無存。正月,河南府有逃戶五千三百八十七,後晉命諸州以廩焚粟賑濟災民,百姓有存糧者均藉便,以濟貧民。至六月,貝州(今河北清河西)有三千七百逃戶,陝州(今河南三門峽市西)有八千一百逃戶。八月,青、磁等四州共有五千八百九十逃戶,九月有二十七個州郡遭蝗災,餓死數十萬人。十二月,陝府、華州有逃戶一萬二千三百,河南諸州一鼕餓死二萬六千多人。為解决蝗災、饑民及國用不足,後晉於當年七月派六十多人分別到各道括民𠔌,立法嚴峻,使者督責嚴苛,民間礁碹均以泥封堵,如有藏匿𠔌物者死罪。搞得民不聊生,至使縣級官吏往往因督辦不利,挂印而去。後晉朝廷因恆、定(今河北正定、定縣)饑荒最為嚴重,雖各地括𠔌而唯有恆、定不括。順國節度使(治恆州)杜(重)威卻以軍食不足為由於境內括𠔌,得百萬斛,衹上報三十萬,其餘皆入私囊,又令人藉民糧百萬斛,待來夏糶米又得二百萬緡。義武節度使(治定州)馬全節手下也請求照恆州之例辦理,馬全節以職在養民,不許。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