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宋解太原之圍失利
| 事件經過:
宋欽宗以割讓三鎮嚮金乞和,遭到廣大軍民強烈反對,太原等三鎮兵民也奮起進行反割讓的鬥爭。在這種情況下,靖康元年(1126)三月,欽宗下詔表示不割讓三鎮給金,並罷黜了主和議與極力主張割讓三鎮的李邦彥、李稅、鄭望之等人,另命種師道、姚古、種師中解救被金軍包圍的太原。宋軍在北上馳援太原途中,雖然取得了一些勝利,也收復了一些州縣,但由於敵情不明,幾路宋軍又沒有密切配合,最後均被金軍擊敗。種師中力戰而亡。這時,以門下侍郎耿南仲為代表的投降派又極力主張割讓三鎮給金以求和,遭到李綱等堅决反對。耿南仲為了排擠李綱,乘種師道以老病告歸之際,提出以李綱代種師道為宣撫使。李綱聲明自己是書生,不能胜任。欽宗、耿南仲堅持要李綱擔任。李綱無法,衹好受命。然而,李綱為出兵作準備時,欽宗不但不支持,反而處處刁難。部隊缺乏馬匹與其他軍需物資,朝廷均不供給。在沒有作好必要準備的情況下,欽宗多次催促李綱出兵。李綱無奈,約定各路於七月二十七日進兵解太原之圍。但是,各路主將都直接受朝廷指揮,李綱的宣撫使根本指揮不動。到時,衹有解潛的威勝軍一路宋軍進兵,其餘的幾路宋軍皆逗留不進。解潛軍與金軍奮戰四天,由於金軍增加了兵力,而宋軍無後援,寡不敵衆而敗。正當李綱想把各路兵馬集中一起以免被金軍各個擊破,並便於集中指揮解太原之圍時,宋欽宗的態度又有了改變,决定嚮金以稅錢代替割三鎮,把主張抗金的大臣一一逐出朝廷。八月,李綱也被免去了宣撫使之職,太原之圍不但未解,而且隨着金軍的再次南侵,處境更加危急。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