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宋出兵攻遼
| 事件經過:
金天輔六年(1122)、遼保大二年、宋宣和四年初,在金軍一路追趕天祚帝、攻城掠地、節節勝利之際,宋卻未按照金宋協議出兵攻遼燕京(今北京市)。耶律淳被擁立為帝後,遺使至宋求和,願免去歲幣。宋君臣認為,如果此時再不出兵,燕京必將為金所得。於是,不準北遼使臣入境,以拒絶耶律淳求和,並倉卒命童貫領兵攻遼。三月童貫以太師領樞密院事充陝西、河東、河北路宣撫使,蔡京子攸為副使、種師道為統製官率十五萬大軍,以巡視邊界、響應金軍,招諭幽燕地區的名義,攻遼燕京。宋廷以為,遼已面臨滅亡,不堪一擊,衹要宋兵一到,燕京遼兵就會投降,並不真想以武力攻占燕京。而童貫、種師道等人自認為是”吊民伐罪”,衹要大兵壓境,遼方將士不是迎降,就是內變叛附宋軍,根本不作戰鬥準備。五月,宋軍兵分兩路,東路軍由種師道率領,西路軍由辛興宗率領。耶律淳命耶律大石、蕭幹領兵迎戰。種師道率領的宋東路軍與耶律大石率領的北遼軍戰於白溝(今河北雄縣北拒馬河上),宋前軍與遼軍一觸即潰,傷亡不輕,種師道被迫退回雄州(今河北雄縣),遼兵一直追至城下。宋西路軍則被蕭幹打敗。徽宗聞訊,衹得下詔班師,這樣,宋首次出兵攻取燕京,以失敗告終。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