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張士良之獄
| 事件經過:
元符元年(1098)三月,同文館之獄後,章惇蔡卞一夥誅殺元祐大臣的目的未能達到,但他們並未就此罷休,緊接着又捏造了張士良離間兩宮(太皇太後和宋哲宗)的冤案。皇城使張士良在太皇太後執政期間擔任勾當御藥院官(即負責太皇太後的身體健康),他侍候太皇太後十分賣力,因而深得太皇太後的寵愛,張士良免責起草太皇太後的詔令和批示朝中大臣的奏章,宦官陳衍負責審閱那些奏章。經過陳衍第一次篩選後,再將必要的文件呈交給太皇太後,然後由張士良按照太皇太後的意見作批示。宋哲宗親政以後,便有人告發陳衍,說他凡是有大臣上書太皇太後,要求還政於宋哲宗的奏章,陳衍便將這些奏章私下裏藏起來,並大駡上書的人乃是不忠不孝的官僚士大夫,因而這些奏章根本就沒有送到太皇太後處,同時年輕的宋哲宗根本不瞭解這一情況。有些官僚還告發呂大防與張士良、陳衍等人串通一氣,使宋哲宗對朝中大事一無所知。因而翰林學士承旨蔡京、右諫議大夫安惇立即上書宋哲宗。彈劾司馬光、劉摯、呂大防等人忘恩負義,不顧君主與臣子之間的禮節,勾結宦官張茂則、梁惟簡、陳衍、張士良等人謀取高官厚祿,變亂先帝成法,將他們的黨羽安排在各個機要部門當中,大肆攻擊、詆毀先帝,但他們又懼怕宋哲宗一旦親政,首先得對他們進行清算,因而司馬光等人又暗中策劃廢掉宋哲宗,驅逐宋哲宗皇帝的親腹官員和宦官,消滅宋哲宗的羽翼,同時提拔在宋神宗時因犯罪而被貶官的士大夫,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都是司馬光、呂大防等人幹出來的,這些人十惡不赦,死有餘辜。因而蔡京、安停建議對司馬光等人進行重新處理。於是宋哲宗下令判處宦官陳衍的死刑,由廣南西路轉運使程節親自監督斬首,張士良羈管白州。章惇等人還策劃誅殺所有的元祐大臣,其後對呂大防、劉摯、蘇轍、范祖禹等人進行重新貶逐。至此,張士良雖然已被流放到嶺南,章惇、蔡卞等人又下令將張士良抓回京城受審,最後被慘遭殺害。章惇、蔡卞等人瞞天過海,衹把陳衍的罪狀通報了宋哲宗,而張士良的冤案卻衹字不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