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吕公著力救王觌
| 事件经过:
元祐三年(1088)五月,御史中丞胡宗愈被提拔为尚书右丞以后,谏议大夫王觌立即上书朝廷,弹劾胡宗愈,指责他在任御史中丞期间,贪赃枉法,结党营私,与苏轼、孔文仲等人互相勾结,排斥异己等等。太皇太后当即对王觌的奏章作了批示,认为王觌胡说八道,完全违背事实,不能担任执政大臣职务,可以考虑让王觌到外地去作官云云。这一指示传达以后,宰相吕公著立即上书表示反对这一意见,他说自己与王觌素不相识,而且在宋神宗和哲宗即位之后并未荐举过王觌,但自从王觌担任台谏官以来,他的所做所为最为稳妥,倘若因为王觌弹劾执政大臣便罢黜他的话,这样不得民心。因此,吕公著、吕大防、范纯仁将太皇太后的指示截留下来,并未传达下去,他们希望太皇太后对王觌事件重新加以斟酌。其后几天,吕公著、吕大防、范纯仁等人又在太皇太后面前争论王觌事件,太皇太后质问他们说:胡宗愈何罪之有?更何况司马光、文彦博等人都曾荐举过他;吕公著回答说:胡宗愈在宋神宗时期的确在士大夫中颇有威信,但自从担任御史中丞以后,上书所论之事往往与大部分官僚的意见不合。尚书左丞刘挚在此时还是不遗余力地在太皇太后面前诋毁胡宗愈,太皇太后怒气冲冲,大声责问刘挚如果有人认为门下侍郎(指刘挚)乃是奸邪之人,你能心甘情愿吗?刘挚吓得魂不附体,急忙申辩,此时文彦博对太皇太后说,刘挚的话是正确的。但太皇太后依然不予理睬。第二天,吕公著又亲自上书太皇太后,认为自从哲宗皇帝即位以来,朝廷内外本来没有所谓朋党,士大夫之间仅仅有正直与邪恶之分,倘若陛下无故驱逐台谏官,将有损于陛下善于纳谏之名声,更何况文彦博,范纯仁、吕公著等都是先朝(宋神宗)的旧臣,完全是忠心耿耿地为国家事业着想的,希望陛下对我们的意见加以考虑。中书舍人曾肇封驳了对王觌进行处理的诏书,并进一步上书太皇太后替王觌鸣冤。但太皇太后根本没有听从吕公著等人的劝谏,因而王藐最后被贬为润州(今江苏镇州)知州。与此同时,胡宗愈也上书太皇太后,要求解除执政大臣的职务,委派自己为闲散的官员,但太皇太后亲自下诏安慰胡宗愈,并说自己根本未听他人的流盲蜚语,并要求胡宗愈不要辜负自己的希望。其后,监察御史杨康国和赵挺之、右正言刘安世又不断上书,要求太皇太后收回成命,但这些奏章并未送到太皇太后手中。此事便不了了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