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上官均官冗官

国度: 中国  

朝代: 北宋

国君纪年: 宋哲宗赵煦元佑二年

事件类型: 热门

日期: 1087年   2月

地点: 中国

事件经过:

  监察御史上官均曾在元祐元年(1086)上书朝廷,陈述冗官之弊。朝廷采纳了他的意见,将他的奏札转交给给事中、中书舍人、吏部等有关部门加以讨论执行。次年二月,朝廷冗官有增无减;于是上官均再次上书要求朝廷下大力气抓一抓冗官问题。他认为消除冗官的弊端首先应该正本清源,治理天下最重要的问题是选拔合格的人才。那些干练豁达的官僚才能表率一方,治理好所辖地区。而要选拔人才,必须注意挑选途径。本朝选拔人才的方式有很多,有进士、资荫、摄官、特奏名、胥吏、纳粟等名目。上官均认为科举进士自幼饱读诗书,知晓义理,通达吏事,三年一次科举,每次录取仅仅五百人左右,加上老年举子被录取的又是五百余人。但是资荫、胥吏之类在三年之内进入仕途的更多,因而特奏名、资荫等方式进入仕途者比由进士进入仕途的多得多,无论有无真才实学均可到吏部登记做官。因而哲宗朝京官,从承务郎到朝议大夫共计二千八百余名,选人一万余人、大使臣二千五百余人、小使臣一万三千余人,全国官职总数远远小于官员实际人数,因此在吏部等候差遣官职的人极多,往往至少需要一年方能轮上空缺,有的甚至长达二年或三年。由此可见,入流(入官)的人真是太多了。正是由于没有正本清源、清理入仕的途径,才造成了上述弊端。因而上官均建议废除纳粟授官制,裁减任子(资荫)人数,减少特奏名数量,增加摄官的荐举官员人数,使摄官不易被授予正式差遣。这样就可以使进士出身的官员多干些实际的事情,少浪费些时间,更何况资荫、特奏名等名目的进士并非有真才实学,而是皇帝的恩惠。其后上官均向太皇太后面陈冗官的危害,太皇太后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建议。上官均又建议裁省冗官应该从一些亲贵近臣开始,太皇太后满口答应,她对上官均说:就从我家(太皇太后)开始吧。
   中国 关键词: 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