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元祐棄地之爭

國度: 中國  

朝政: 北宋

國君紀年: 宋哲宗趙煦元佑元年

事件類型: 熱門

日期: 1086年   二月

地點: 中國

事件經過:

  元祐元年(1086)、夏天安禮定元年二月,司馬光上臺後,嚮高太後上了一道《論西夏札子》。他認為宋神宗元豐四、五年,李憲、瀋括、種諤等人為了邀功行賞,趁西夏主秉常被部下囚禁之機,嚮西夏發動大規模戰爭。李憲率軍攻剋蘭州(今甘肅蘭州),瀋括、種諤等人率軍收復了綏德城(今陝西綏德)、米脂(今陝西米脂)、浮圖(今陝西綏德境內)、吳堡(今陝西吳堡)、義合(今陝西緩德東)、葭蘆(今陝西佳縣境內)、安疆等六寨。司馬光認為這些地方對宋來說可有可無,因為這些地方皆在西夏腹地,一旦西夏前來爭奪,宋將無法抵擋;而對西夏來說,這些地方乃必爭之地,它絶不會就此罷休,定會不斷前來攻打。這樣,宋夏都將不得安寧,處於無休止的戰事之中。因而司馬光建議在哲宗剛剛改年號之際,將這些地方歸還西夏,然後曉以大義,兩國即可議和。司馬光這一建議提出之後,中書執政大臣對此爭執不下,各持己見。到同年六月底,西夏又派使者來宋索還被占領土,這樣,宋朝大臣又掀起了一次棄地之爭。右司諫蘇轍附和司馬光的論調,竭力主張放棄,其理由有三:一,哲宗年紀尚幼,由太皇太後執政,當此之時,和平穩定是至關重要的;二,義理麯直於宋不利。近年來,西夏對宋並無大過,也沒有出現太多的不恭之處,而宋卻乘人之危,攻占其地,見利忘義的行為是不可取的;三,宋朝若固占蘭州和六寨之地,將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而西夏方面一定不依不饒,前來爭奪,萬一西夏聯合遼朝夾攻宋朝,宋之處境就很危險了。其後文彥博又上書,其論調與蘇轍相差無幾。左司諫王岩叟、御史中丞劉摯、同知樞密院事范纯仁等都上書支持蘇轍、司馬光。這些人的棄地主張遭到呂公著、安燾、孫路等人的反對。呂公著認為,蘭州是吐蕃領土,並不屬於西夏;如今天子剛剛即位,即將祖輩創下的基業輕易送給西夏,於情理、於尊嚴而不容。熙河路經製使孫路甚至還帶着一份地圖去面見司馬光,陳述放棄蘭州的危害。他說倘若放棄蘭州,那麽熙河路就難以守住,而熙河路一旦出了問題,就會直接影響到關中地區的穩定。但安燾等人的意見未被采納,司馬光等人的觀點倒被太皇太後接受了。宋將米脂、浮圖、葭蘆、安疆四寨之地歸還了西夏。
   中国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