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臺諫彈劾章惇

國度: 中國  

朝政: 北宋

國君紀年: 宋哲宗趙煦元佑元年

事件類型: 熱門

日期: 1086年   二月

地點: 中國

事件經過:

  自從司馬光任宰相後,知樞密院事章惇屢次因新法的廢除問題與司馬光發生爭執。這樣,既惹怒了執政大臣,也得罪了臺諫官。御史中丞劉摯、右司諫蘇轍、左司諫王岩叟,右正言王覿,左正言朱光庭、監察御史孫升等臺諫官幾乎傾巢出動,群起而攻之。他們指責章惇從年輕時期開始即輕佻、姦詐,與京城、開封府的市井無賴往來密切,足見章惇為人毫無士大夫的修養,品德十分惡劣。其後又因醜事敗露而被御史臺彈劾,丟掉了官職。熙寧初期,千方百計巴結執政大臣王安石,同時利用討梅山蠻的“功績”欺騙朝廷,得以東山再起。王安石出知江寧府後,章惇又與呂惠卿勾結起來,結黨營私。身為執政大臣,卻在浙江地區強買民田。蔡確任職宰相後,章惇又百般獻媚,平步青雲,爬上知樞密院事的高位。他與蔡確沆瀣一氣,專權誤國。蔡確被貶後,司馬光執政,章惇不顧大臣之禮,在太皇太後簾前因為保甲法、免役法、青苗法等問題與宰相司馬光爭得面紅耳赤,有失執政大臣之風度。如此姦詐小人,早就應該予以貶官了。臺諫官們猛烈攻擊章惇,迫使太皇太後高氏作出决斷。元祐三年閏二月,將章惇貶為汝州(今河南臨汝)知州。臺諫官在攻擊章惇的同時,很多奏章裏還附帶抨擊尚書右僕射韓縝、中書侍郎張璪,結果二人在章惇被貶後,也分別被貶為知潁昌府(今河南許昌)和知鄭州(今河南鄭州)。章惇、韓縝、張璪的職位分別由安燾、劉摯、呂大防代替。
   中国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