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苏轼徐州采煤
| 事件经过:
徐州盛产铁矿,冶铁需要强大的火力,而当时冶铁往往使用柴头,一方面火力不足,铁的质量不高;另一方面,冶铁所需柴火过多,使柴火价格大涨。苏轼上升后,于元丰元年(1078)十二月派人在徐州西南白土镇附近发现了煤矿。煤矿藏煤数量多,煤质也好,用来冶炼铁矿,使铁的质量大幅度提高,并解决了当地燃料不足的问题。苏轼兴奋不已,挥毫作诗"根苗一发浩无际,万人鼓舞干人看。投泥泼水愈光明,烁云流金白精悍。"与此同时,距离徐州城七十里的利国监是宋代冶铁中心区域,当地有三十六座大大小小的冶铁场所,苏轼建议上级在徐州冶铁户中实行保甲法,使冶户有很强的自卫能力,同时增加徐州士兵数量,加强镇压盗贼的力量。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