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陳安石議增邊儲
| 事件經過:
元豐元年(1078)閏正月,權發遣戶部副使陳安石到太原(今山西太原),與太原知府韓絳商討邊境儲糧的利弊,韓絳主張改革和糴制度。而陳安石則認為河東路邊境十三州之地政府的兩稅收入總共衹有三十九萬餘石,而政府和糴糧食的總數為八十二萬餘石,更何況十三州之地兩稅本來就比其它地方少,倘若改革和糴制度,勢必造成邊防空虛匱乏,因而邊境儲糧制度是不能動搖的。陳安石主張廢除原來由政府撥款進行和糴的制度,將錢直接撥給邊境地區州軍,由各州軍負責買糧草儲備,以備軍用。朝廷認為陳安石的建議合情合理,因而任命他為河東路轉運使,將他的主張首先在河東路地區推廣開來。這樣,河東路地區邊境儲糧大大增加,滿足了軍需。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