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李逢謀反案
| 事件經過:
宋熙寧八年(1075)正月,沂州百姓朱唐(沂州在今山東臨沂)告發余姚縣(今浙江余姚)主簿李逢謀反朝廷,提點刑獄官王庭筠認為證據不確鑿,李逢僅僅有誹謗朝廷、指責宋神宗的言行,建議判處編配之刑。但宋神宗對李逢案件表示懷疑,於是派權御史臺推直官蹇周輔,前往徐州(今江蘇徐州)重新審理此案,執政大臣彈劾王庭筠判處不當,王庭筠被迫上吊自殺。蹇周輔審理此案時發現與蓬州(今四川儀隴南)人李士寧有牽連。李士寧自稱學道,能言善辯,專門以妖術迷惑他人。李士寧到京城後,與宰相王安石來往極為密切,李士寧曾在王安石處居住過半年時間,其他一些公卿貴人也非常器重他。李士寧因而大發其財,在京師過着奢侈豪華的生活。趙世居是宋太祖的後裔,頗好舞文弄墨,結交了一大批文人學士。李士寧暗地裏到睦親宅見到趙世居後,一見如故,兩人交情日厚,李士寧對趙世居說太祖創下的基業,本該由太祖的子孫世襲,因而李士寧又贈給趙世居一柄寶刀,並謂趙世居當承復天命,繼承太祖天下。恰恰李逢謀反事件又牽涉到李士寧,因而李士寧招供了與趙世居的交往,還牽連河中府(今山西永濟)觀察推官徐革、禦醫劉育等人。神宗竜顔大怒,急忙委派御史中丞鄧綰、知製誥瀋括、同知諫院範百祿、御史徐禧等人審判趙世居等。處理結果是,趙世居賜死,劉育、徐革凌遲處死,將作監主簿張靖武、進士郝士宣腰斬,司天監學生秦彪和李士寧被編管湖南,趙世居子孫免除死刑,但被趕出宗族,還有其他許多官僚涉及此案,均有不同處罰,原來負責審理李逢謀反一案的官吏同時全部被判刑。告密者朱唐升官為內殿崇班,並賜錢五百貫。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