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熙寧省並廂兵
| 事件經過:
熙寧四年(1071)十二月,樞密院上書宋神宗認為全國廂軍名目繁多,從騎射到牢城各種名目的廂兵多達二百二十三個。這些廂軍中很多是因臨時事務而召募起來而設立一個新的名目,如水陸運輸、開通道路、橋梁、郵傳、堤防等等。樞密院建議將全國不教閱鄉軍合併為一個名目,其餘的廂軍名目或省去或廢除。宋神宗批準了這一方案。於是下令各路轉運司按所轄地區各州的大小為標準,設若幹指揮,每指揮不得超過五百人。河北路廂軍名為崇勝、河東路為雄猛、陝西路為保寧、京東路為奉化、京西路為勁武、淮南路為寧淮、兩浙路為崇節、江南路為效勇、荊湖路為宣節、福建路為保節、廣南路為清化、川峽四路為剋寧,總計全國廂兵共八百四十指揮,士兵二十二萬七幹餘人,但開封府及各個具體負責部門所招幕的廂軍不包括在內。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