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塔里干之乱
| 事件经过:
咸雍五年(1068)正月,阻卜部 (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首领之一塔里干起兵反抗辽朝的残暴统治,消息传到辽朝京城后,辽道宗急忙任命晋王耶律仁先为西北路招讨使,同时将鹰纽印和佩剑交给耶律仁先,耶律仁先可以凭大印和宝剑先斩后奏。其后辽兴宗又任命知殿前都点检萧汗鲁为行军都监,率领辽朝大军深入阻l、部落腹地,讨伐塔里干。辽军迅速推进,俘虏了许多塔里干的人马,耶律仁先在行军过程中,严格烽火斥候制度,遇有敌情,则可以迅速得到情报。但由于辽兴宗过于轻敌,以为短期内即可克敌制胜,部队只带足五个月的粮草,但五个月之后,仍未完全平息塔里干之叛,辽朝军队粮草奇缺,大多叛逃回国,行军都监萧汙鲁因调运粮草不济而被罢免。耶律仁先采用安抚与军事进攻相辅相成的手段,占领阻卜部的军事要冲,辽军迅速击败了阻卜塔里干部落的叛军,但塔里干仍不死心,纠集其残余势力前来进攻辽军,耶律仁先派兵予以迎头痛击,再一次击败塔里干叛军。后来,塔里干联合阻卜部的把里斯和秃没二酋长,准备与辽军决一雌雄,把里斯等人率本部人马到前线增援塔里干,但他们了解到塔里干屡战屡败,辽军攻势越来越猛的情况后,慑于辽军的强大势力,把里斯和秃没二酋长不战而降。经过九个月的浴血苦战,辽军取得了平叛的胜利。辽军将投降辽朝的阻卜部酋长全部押解到京师。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