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塔裏幹之亂
| 事件經過:
鹹雍五年(1068)正月,阻卜部 (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境)首領之一塔裏幹起兵反抗遼朝的殘暴統治,消息傳到遼朝京城後,遼道宗急忙任命晉王耶律仁先為西北路招討使,同時將鷹紐印和佩劍交給耶律仁先,耶律仁先可以憑大印和寶劍先斬後奏。其後遼興宗又任命知殿前都點檢蕭汗魯為行軍都監,率領遼朝大軍深入阻l、部落腹地,討伐塔裏幹。遼軍迅速推進,俘虜了許多塔裏幹的人馬,耶律仁先在行軍過程中,嚴格烽火斥候制度,遇有敵情,則可以迅速得到情報。但由於遼興宗過於輕敵,以為短期內即可剋敵製勝,部隊衹帶足五個月的糧草,但五個月之後,仍未完全平息塔裏幹之叛,遼朝軍隊糧草奇缺,大多叛逃回國,行軍都監蕭汙魯因調運糧草不濟而被罷免。耶律仁先采用安撫與軍事進攻相輔相成的手段,占領阻卜部的軍事要衝,遼軍迅速擊敗了阻卜塔裏幹部落的叛軍,但塔裏幹仍不死心,糾集其殘餘勢力前來進攻遼軍,耶律仁先派兵予以迎頭痛擊,再一次擊敗塔裏幹叛軍。後來,塔裏幹聯合阻卜部的把裏斯和禿沒二酋長,準備與遼軍决一雌雄,把裏斯等人率本部人馬到前綫增援塔裏幹,但他們瞭解到塔裏幹屢戰屢敗,遼軍攻勢越來越猛的情況後,懾於遼軍的強大勢力,把裏斯和禿沒二酋長不戰而降。經過九個月的浴血苦戰,遼軍取得了平叛的勝利。遼軍將投降遼朝的阻卜部酋長全部押解到京師。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