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濮議之爭
| 事件經過:
宋英宗即位後,治平元年(1063)五月,宰相韓琦提出應對英宗之父濮安懿王、生母譙國夫人王氏、祖母襄國太夫人韓氏等人的稱呼問題作出符合禮儀的决定。次年四月,宋英宗命令朝廷禮儀官員討論這一問題。天章閣待製司馬光首先發表自己的意見,他認為,雖然濮安懿王是宋英宗生父,但宋英宗之所以能當皇帝,主要還是宋仁宗的功勞和恩德,因而他建議崇奉濮安懿王應按直係親屬對待,可以追封濮安懿王為大國國王,這樣就算十分榮耀了。呂大防、范纯仁、王珪等人則認為天無二日,民無二主,倘若尊奉濮安懿王為皇考,那麽宋仁宗又當如何稱呼呢?他們建議稱呼濮安懿王為"皇伯"比較恰當,御史中丞賈黯等二十一人也竭力支持王珪的意見,但執政大臣則認為從古到今還未有過“皇伯”之稱,因而不符合禮儀。支持王珪意見的人當中以呂誨最為激烈,呂誨前後十一次上書,堅决支持王硅等人的意見,並要求宋英宗盡快確定濮安懿王的尊號,御史中丞賈黯也親自到執政大臣辦公的地方與他們爭論不已,最後不得不因此而出知陳州(今河南淮陽)。執政大臣中尤以歐陽修反對王珪的意見最為激烈。因此,呂誨等人又將矛頭一齊對準歐陽修,對歐陽修進行猛烈攻擊,歐陽修等人也上書宋英宗進行辯解,認為用"皇伯"來稱呼生父在經史中從未有過先例,純粹是無稽。兩派意見相持不下,執政大臣搬,出皇太後來,想讓皇太後直接下達一道聖旨,追尊濮安懿王為皇,其夫人為後,歐陽修親手草擬詔書,便將這一尊號確定下來。但呂誨等人依然上書不已,竭力反對這一决定。宋英宗也無可奈何,詢問執政大臣如何處理善後工作。歐陽修說:若是執政大臣是正確的,那麽御史臺官員就是錯誤的,反之亦然。於是宋英宗下詔貶侍御史知雜事呂誨為蘄州(今安徽蘄春)知州,侍御史范纯仁為安州(今湖北安陸)通判,呂大防為休寧縣(今安徽休寧)知縣。其後雖然還有不少人為呂誨等人鳴不平,但為時已晚。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