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英国封闭滇缅路对华运输

国度: 中国  

朝代: 中国抗日战争

事件类型: 热门

日期: 1940年   7月17日

地点: 滇缅公路

英国封闭滇缅路对华运输
英国封闭滇缅路对华运输
事件经过:

  7月17日,英国封闭滇缅路对华运输
  
  文史资料记载:“七·七”事变以来,中国抗战后方所需各种战备和民用物资:汽油、煤油、柴油、橡胶、汽车配件的百分之百,药品、钢材、棉纱、白糖、纸张的百分之九十都须依赖从西方进口。因此,保障几条国际交通线的畅通对中国来讲就显得至关重要。特别是1940年9月滇越铁路运输中断后,滇缅公路几乎就成了联系中国与世界的惟一通道,对中国抗战的重要性立即突现了出来,滇缅公路作用“不仅在于为中国抗战提供实际援助,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能鼓舞中国军民的士气”。为了彻底截断中国的国外供应线,完成对中国的最后封锁,日本在切断滇越铁路的同时也向英国提出关闭滇缅公路的要求,企图迫使英国在本国形势危机的情况下作出让步。
  
  1940年6月20日,日本外相有田八郎正式向英国驻日大使克莱琪提出封闭滇缅公路的要求,并强调说,如果这条道路不被关闭,它将不能控制日本的极端派。6月24日,日本外务省通过正式外交途径要求英国政府采取措施停止滇缅公路运输送武器弹药以及诸如燃料、卡车及铁路器材等物资,否则日英关系将产生严重影响。
  
  这时的英国处于严峻的国际形势之中。在欧洲,法国迅速败降,西北欧大多数国家沦陷,战火已烧到英国本土,英国几乎独自承担了同法西斯德国作战的任务,而在远东,英国还承担着保卫新加坡、香港、印度、缅甸等殖民地的义务,军事力量明显不足,根本不足以与日本对抗。对中国而言,滇缅公路的重要性已不言自明,就连邱吉尔在致罗斯福的信中也表明:“现在日军好象将进入云南,切断滇缅路,这将带给蒋介石灾难性的后果,其抵抗的崩溃不仅是世界性悲剧,而且将使日军有强大的军力南进或北进”。而且他本人也多次在不同场合称赞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并表示支持中国抗战。面对日本要求,英国面临两难的选择,要么冒着在远东与日本发生冲突的危险拒绝日本要求,支持中国抗战;要么置国际道义于不顾封闭滇缅公路,而以恶化中英关系为代价。英国将做何选择成为日本、中国及国际社会的关注的焦点。
  
  最终,英国人对于中国抗战口头上的同情和支持并不能改变其现实主义极端的利已原则,英国内阁作出了暂时封闭滇缅公路三个月的决定,企图以牺牲中国利益来换取东殖民地的安全。对于英国的决定:7月15日,驻英大使郭泰祺向英国政府递交的书面抗议,次日,国民政府外交部发表指出:“……此种举动不独极不友谊,且属违法”。《群众杂志》社论《关于英国切断西南交通问题》明确指出“英国的决定是帮助日寇胁迫中国投降的”。
  
  对于国际社会的反对和中国抗战面临的困难,英国方面视若无睹。1940年7月18日,英、日在东京签订了《英日关于封闭滇缅公路德协定》,即日起实行封锁,规定:“英国政府自本年7月18日起三个月期间禁止通过缅甸输送武器、弹药、汽油、卡车及铁路器材;日本官员为使本项禁运有效起见可与英国官员保持联系。”英国封闭滇缅公路使得中英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导致了中国方面对于后来英国政府表示出面组织中日间的和平谈判反应冷淡,而1943年5月宋美龄拒绝英国的访问邀请,不能不说也与滇缅公路危机有着直接关系,中英关系陷入低谷。
  
  滇缅公路封闭后,远东及整个国际形势正发生着深刻变化。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在柏林正式签约,条约规定德意日三国协同作战,共同对敌。显然,正与德国交战的英国也成了日本的敌人。次日,日本便确定了直接针对英国的外次政策纲要,并要所有英国军队撤出太平洋,并以战争相威胁,英日关系的恶化使得英国政府认识到英日在远东开战势所难免;而且,关闭滇缅公路不仅给中国抗战带来严重困难,也使英国付出了沉重代价,把整个东南亚拱手让给了日本。
  
  面对形势的变化,英国不得不重新调整其远东政策,重开滇缅公路便成了当务之急,一方面可以表明英国对日本的不妥协态度及抗争的决心,另一方面可以在未来与日本交战是赢得中国的支持,缓和中英关系。于是在美国做出一旦英日开战将予英国以经济支持的允诺的前提下,为了顺应中国政府重开滇缅公路的强烈要求,10月3日,战时内阁通过了重开滇缅公路的决定,10月18日,滇缅公路重新开放。滇缅公路危机就此结束。
  
  滇缅公路的重新开放使中国抗战的严重形势有所缓解,中英关系有所改善,这为以后中英在缅甸战场的合作奠定了一定基础,虽然这是英国在英日战争无法避免的情况下关于远东政策的部分调整,反映出了英国那种完全自我利益为中心的大国政策,没有丝毫的国际道义可言,可对于中国来说却是至关重要的。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由于英国的这种强权、自私的外交政策的影响,中英关系一直难以有重大发展。
   滇缅公路 关键词: 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