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韓琦官議和
| 事件經過:
慶歷三年(1043)七月,元昊使者到達開封(今河南開封)後,將元昊的議和條件通報了宋朝,元昊不肯稱臣,而且在物質方面的要求也頗高。當時宰相、樞密院都懼怕再度爆發戰爭,準備順從西夏的無理要求。韓琦上書朝廷,認為答應西夏的議和條件是不明智的,而且對宋朝極為不利,並屢次在宋仁宗面前論爭此事。韓琦還提出宋夏和議有三大害處。(1)元昊與遼朝之間互相勾結,倘若宋朝答應元昊的無理要求,遼朝又再提出一些增加歲幣的要求,宋朝將如何應付這種局面?(2)如果宋朝衹册封元昊為夏國主,增加一些歲幣,元昊必不肯答應,這樣,宋夏雙方又得重新開戰。(3)假如册封元昊,那麽遼朝君主一定會妄自尊大,不服從宋朝的意志。總而言之,宋夏雙方不能議和,議和對宋朝衹會有害處,而無實際利益。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