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范仲淹緻書元昊
| 事件經過:
慶歷元年(1041)、夏天授禮法延祚四年五月,西夏主元昊派遣歸門寨寨主高延德到延州(今陝西延安)要求與宋朝議和,陝西安撫副使范仲淹要求高延德拿出元昊的議和書,但元昊並未嚮宋朝廷上表,而且高延德所帶元昊的議和書依然稱帝。因而范仲淹不敢將這一議和書上呈朝廷,於是范仲淹自己給元昊寫了一封回信,派遣韓周同高延德一道交給元昊。在這封信中,范仲淹回顧了宋夏雙方的交往過程,並詳細分析了宋夏交兵的利弊,規勸元昊識時務,盡早歸順宋朝。范仲淹的這一舉動在宋朝廷內部引起軒然大波,不少主戰派官僚紛紛上書宋仁宗彈劾范仲淹,指責范仲淹僭越職權,居然私下給元昊寫信,強烈要求嚴懲范仲淹。元昊接到范仲淹的信後,命令野利旺榮給范仲淹寫了一封回信,信中言詞頗為傲慢無禮,范仲淹勃然大怒,當着西夏使者的面焚毀了這封長達二十六頁的信,但暗中卻將此信的副本上報朝廷,並將信中一些侮辱性的,不堪入目的語言刪去。這樣一來,范仲淹更進一步受到朝中大臣的猛烈抨擊,他們指責范仲淹不該燒毀元昊的信件,同時說他日無君臣,等等。但宋仁宗對這些士大夫的意見並不特別重視,因而對此事也就沒有加以追究,衹是將范仲淹從延州遷至慶州(今甘肅慶陽)任知州。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