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蕭孝穆力諒伐宋

國度: 中國  

朝政: 遼國

國君紀年: 遼興宗耶律宗真重熙九年

事件類型: 熱門

日期: 1040年  

地點: 中國

事件經過:

  至遼重熙九年(1040)、宋康定元年,遼興宗巳即位十年,全國出現了安定團结的局面,遼朝戶口日益增加,國力逐漸強盛起來,加之遼興宗耶律宗真年齡增大,他每每對臣僚談到周世宗柴榮奪取了遼朝關南十縣之地,總是憤憤不平,並産生了南侵奪回失地的念頭,加之此時宋夏戰爭正處於白熱化狀態,宋軍屢屢失利,更助長了遼興宗南侵的野心。此時,遼朝廷內外大臣大多數都順從遼興宗的旨意,支持遼興宗南伐。但遼朝功臣蕭孝穆卻力勸遼興宗不能擅自興師動衆,侵略宋朝。他列舉遼朝與宋朝歷年戰爭的例子說遼太祖不斷南侵,但始終未能得手,遼太宗幫助石敬瑭滅了後唐,但也未能消滅中原王朝的政權。從此以後,契丹與中原王朝互相徵戰,長達二十餘年之久,戰爭給雙方都帶來了重大的災難。澶淵之盟簽訂後,宋遼雙方和睦相處,雙方人民都安居樂業,同時南北方經濟文化交流逐漸頻繁,這對雙方都是極為有利的,尤其是對遼朝。更何況現在遼朝雖然處於太平盛世,國力較強,但過去那些能徵慣戰的功臣宿將大多已去世,更重要的是宋朝君臣並無過失,倘若遼朝違背盟約,恐怕是得不到好處的。另一方面,宋夏雖然正在交兵,但宋朝投入河北地區的防禦力量並未減少,因而宋遼雙方戰的勝負尚難預料,一旦遼軍敗北,局面就不堪設想了。因此,遼朝不能輕易南侵。遼朝另一將領蕭惠竭力慫恿遼興宗南侵,認為宋夏雙方已連年徵戰,宋朝軍事力量大大削弱,遼朝可以一舉獲勝。遼興宗决計南侵,先派人嚮宋朝索取關南十縣之地,並陳兵於宋遼邊境,大有一觸即發之勢。因而蕭孝穆的勸諫並未起到實質性的作用。
   中国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