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元昊上表於宋
| 事件經過:
宋寶元二年(1039)、夏天授禮法延祚二年正月,元昊派遣使臣到達延州(今陝西延安),郭勸、李渭等延州地方官扣留了使者,迅速嚮朝廷通報元昊遣使上表一事,並說元昊雖然已建立西夏政權,並改變稱謂,但在所寫表書中依舊稱臣,似乎可以讓元昊使者進京,希望朝廷及時作出决斷。宋仁宗下詔同意元昊使者進京。元昊表書的大致內容是:臣父德明,與宋朝世代友好相處,自從臣世襲其位後,頒布西夏文字、製定禮樂等等,其後吐蕃、韃靼、回鶻等族相繼歸附西夏,因境內軍民屢次要求建立國傢,因而臣迫不得已纔稱皇帝,但仍然是大宋君主的臣子,望大宋皇帝"許以西郊之地,册為南面之君"等等。實際上,元昊這次上表是對宋朝的公開挑戰,要挾宋仁宗承認元昊的君主地位。元昊表書在宋朝廷上下引起強烈的反響,宋朝官僚展開了激烈的爭論,樞密使王德用、陳執中等人主張殺掉元昊使者,立即與元昊宣戰,而盛度、程琳等人則認為不可魯莽從事。於是宋政府遣還了元昊的使者。而郭勸、李渭等人因沒有摸清敵人的情況而被貶官。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