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之声
北美楓
百科
百科
字典
成語
找字
文字樹
文字通
知識樹
漢英
英漢
互譯
時光隧道
朝政
國度
今日是何年
讀書
詩歌
小說
歷史
百科
散文
旅遊
劇作
搜索
用戶
密碼
登陸
註册
English
簡體
繁體
pīnyīn
我的
圖片
我的地圖
北美枫文集
似曾相識
詩歌
小說
歷史
百科
散文
旅遊
劇作
北美枫
意見反饋
關於我們
頁面幫助
幫助
事件:
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殉職
國度:
中國
朝政:
中國抗日戰爭
事件類型: 逝世
日期:
1940年
五月16日
地點:
十裏長山
參與者:
張自忠
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殉职
事件經過:
5月16日,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殉職
張自忠(1891-1940) 漢族,字藎忱,山東臨清人,抗日將領。1911年在天津法政學堂求學時秘密加入同盟會。1914年投筆從戎。1917年入馮玉祥部,歷任營長、團長、旅長、師長等職。1930年中原大戰後,馮玉祥軍事集團被瓦解,張自忠所部被蔣介石收編。1931年後,張自忠曾任第29軍第38師師長、第59軍軍長、第33集團軍總司令兼第5戰區右翼兵團司令等職。1937年,上海、南京相繼淪陷後,日本侵略者又把兵鋒直指徐州,志在奪取這一戰略要地。1938年3月,日軍投入七八萬兵力,分兩路嚮徐州東北的臺兒莊進發。待至臨沂、滕縣時,同中國軍隊發生了激烈的戰鬥。當時守衛臨沂的是龐炳勳的第3軍團。由於實力過於懸殊,傷亡慘重,龐部急待援軍。張自忠奉調率第59軍以一晝夜180裏的速度及時趕來增援。張自忠與龐炳勳原是宿仇,但他以國傢、民族利益為重,擯棄個人恩怨,率部與龐部協力作戰。敵軍在飛機大炮掩護下,配合坦剋、裝甲車嚮茶葉山陣地發起進攻。張自忠以“拼死殺敵”“報祖國於萬一”的决心,與敵激戰,反復肉搏。茶葉山下崖頭,劉傢湖陣地失而復得達三四次,戰況極其慘烈。經過數天鏖戰,敵軍受到重創,節節敗退。中國軍隊相繼收復蒙陰、莒縣,共殲敵4000餘人。不久,日軍再派坂本旅團嚮臨沂、三官廟發起攻勢,妄圖有所突破。張自忠和龐炳勳部兩軍奮力拼殺,經徹夜激戰,日軍受到沉重打擊,其嚮臺兒莊前綫增援的戰略企圖被完全粉碎,保證了臺兒莊大戰的勝利。
1940年5月,日軍為了控製長江交通、切斷通往重慶運輸綫,集結30萬大軍發動棗宜會戰。當時中國軍隊的第33集團軍衹有兩個團駐守襄河西岸。張自忠作為集團軍總司令,本來可以不必親自率領部隊出擊作戰,但他不顧部下的再三勸阻,堅持由副總司令留守, 5月6日晚致書副總司令兼77軍軍長馮治安一函:
“仰之吾弟如晤:因為戰區全面戰爭之關係,及本身之責任,均須過河與敵一拼,現已决定於今晚往襄河東岸進發,到河東後,如能與38師,179師取得聯絡,即率兩部與馬師不顧一切,嚮北進之敵死拼。若與179師,38師取不上聯絡,即帶馬師之三個團,奔着我們最終之目標(死)往北邁進。無論作好作壞,一定求良心得到安慰,以後公私均得請我弟負責。由現在起,以後或暫別,永離,不得而知,專此布達。”他自己親自率領2000多人渡河作戰。
5月1日,張自忠親筆昭告各部隊、各將領:“國傢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為其死,毫無其他辦法。更相信,衹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們國傢及我五千年歷史之民族,决不至亡於區區三島倭奴之手。為國傢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爛,决不半點改變。”張自忠率2000多人東渡襄河後,一路奮勇進攻,將日軍第13師攔腰斬斷。日軍隨後以優勢兵力對張自忠所部實施包圍夾攻。張自忠毫不畏縮,指揮部隊嚮人數比他們多出一倍半的敵人衝殺10多次。日軍傷亡慘重。
5月15日,日軍10000多人分南北兩路嚮張自忠率領的部隊實行夾擊。激戰到16日佛曉,張自忠部被迫退入南瓜店十裏長山。日軍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嚮中國軍隊的陣地發起猛攻。一晝夜發動9次衝鋒。張自忠所部傷亡人員急劇上升,戰況空前激烈。
5月16日一天之內,張自忠自晨至午,一直疾呼督戰,午時他左臂中彈仍堅持指揮作戰。到下午2時,張自忠手下衹剩下數百
官兵
,他將自己的衛隊悉數調去前方增援,身邊衹剩下高級參謀張敬和副官馬孝堂等8人。他掏出筆嚮戰區司令部寫下最後近百字的報告,交給馬孝堂時說:“我力戰而死,自問對國傢對民族可告無愧,你們應當努力殺敵,不能辜負我的志嚮。”稍後,張自忠腰部又被機槍子彈擊中,他臥倒在地浴血奮戰最後壯烈犧牲。
張自忠戰死後,日本人發現張將軍遺體,審認無訛,一起膜拜,用上好木盛殮,並竪木牌。並全軍嚮他行禮,甚至在他的遺體運回後方之時,日軍收到消息便下令停止空軍的空襲一日,避免傷到張自忠的忠骸。可見,張自忠將軍在對日抗戰所展現軍人武德,連當時崇尚軍國主義的日軍都為之感動。
蔣介石驚聞張自忠殉國,立即下令第5戰區不惜任何代價奪回張自忠遺骸。一百多名優秀將士,搶回張將軍的屍骨,連夜運往重慶。當靈柩經過宜昌時,全市下半旗,民衆前往吊祭者超過十萬人。靈柩運抵重慶時,蔣介石特親臨迎靈致祭,撫棺痛哭,並手書“英烈千秋”輓匾以資表揚。毛澤東題寫了“盡忠報國”的輓詞。張自忠殉國時,年僅50歲,他的夫人李敏慧女士聞耗悲痛絶食七日而死,夫妻二人合葬於重慶梅花山麓,後建有張自忠將軍陵園和張自忠將軍生平事跡陳列館。周恩來曾親自寫下文章稱贊張自忠“其忠義之志,壯烈之氣,直可以為中國抗戰軍人之魂”。
嶽飛名言:“文官不愛財,武官不惜死,則天下太平矣!”張自忠將軍抗日體現的正是這種“武官不惜死”的精神。他生前的最後一句話是:
“我這樣死得好,死得光榮,對國傢、對民族、對長官,良心很平安。”到了彌留之際,他還念念不忘“這樣死得好......良心很平安。”
1982年4月1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追認張自忠為“革命烈士”。
穀歌地圖
必應地圖
Mapabc地圖
十里长山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