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遼宮變亂
| 事件經過:
耶律隆緒(971~1031)在位49年,是遼歷朝皇帝中統治最久的一位。他自幼受到漢族文化的熏陶,10歲能詩,長大後精於射法,通曉音律,喜好繪畫,並努力從經史百傢中學習漢族統治經驗。耶律隆緒朝前半期,承天太後臨朝稱製,漢人宰相韓德讓輔政,效法漢人的統治方法實行改革。承天太後、韓德讓死後,耶律隆緒“銳意於治”,繼續推行改革,使遼朝政治走嚮清明,經濟日益發展,文化逐漸繁榮。耶律隆緒還在統和二十二年(1004)與宋締結了澶淵之盟,結束了雙方的戰爭狀態,形成了安定和平環境。耶律隆緒去世後,其子耶律宗真即位,即遼興宗。遼聖宗嫡妻仁德皇后蕭氏無子,遼興宗為遼聖宗與宮人耨斤所生。仁德皇后頗為善待遼興宗,視為己出。遼興宗即位後,其生母耨斤自立為皇太後,史稱欽哀皇后。她臨朝稱製後,排擠、誣陷仁德皇后,唆使護衛馮傢奴、喜孫等誣告北府宰相蕭浞卜、國舅蕭匹敵謀反,並通過此案牽連到仁德皇后。遼興宗其時尚年幼,十分孝順仁德皇后,代其求情,欽哀太後不聽,蕭匹敵、蕭浞卜等40餘人於是都被處死、籍沒。仁德皇后被遷往上京囚禁,後被迫自殺。欽哀太後專權,多殺功臣,其兄弟皆封王加官,朝野為之側目。重熙三年(1034),欽哀太後與諸弟密謀廢遼興宗,立其少子重元。興宗獲悉,先發製人,捕殺諸舅,將欽哀太後遷往慶州,奪回政權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