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元昊建官製
| 事件經過:
顯道二年(1033)五月,元昊下令將興州改為興慶府(今寧夏銀川),並開始建立新的官製體係。按照羌人原來的風俗習慣,部落族帳越大者就是長官,但也衹有蕃落使、防御使、都押牙指揮使等職位。至此,元昊纔開始設立文武官職,設立的衙門有中書、樞密、三司、御史臺、開封府、翊衛司、官計司、受納司、農田司、群牧司、飛竜苑、磨勘司、文思院,這些衙門的職掌大多與宋朝相同。中書、樞密、宰相、御史大夫、侍中、太尉以下的官職分別委派蕃人和漢人充任,但也有由皇帝專門委任的一些職務,它們的名稱分別有寧令、謨寧令、丁盧、丁弩、素賫、祖儒、呂則、樞銘,這些官名都是以各少數民族的稱謂而命名的。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