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元昊即位夏国王
| 事件经过:
明道元年(1032)十月,夏国王李德明去世,其子29岁的元昊在同年十一月即位。元昊在即位之初,即已萌立国之志。此后,元昊虽表面上仍向宋朝、辽朝称臣纳贡,但其车马、服饰、仪卫都是按照帝王的规格设计的。明道二年(1033)五月,元昊开始建立新的官制体系,设立文武官职,所设衙门的职掌大多与宋朝相同。此外,元昊还下令区别文武官及百姓的服饰式样。大庆元年(1036)九月,元昊又开始改革兵制,使西夏士兵人数大增,为建立西夏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元昊开如彻底改革其所统治区内的传统风俗习惯。明道二年(1033)三月,元昊颁布秃发令,使西夏地区百姓发式区别于汉族。大庆二年(1037)正月,元昊还根据自己的意图创造了蕃字,然后他又命令野利仁荣对这些文字加以演绎。成为西夏自己的文字。同年十一月,元昊又下令设立蕃、汉二字院,负责与宋朝及其他地区有关的文字。在本年的七月,元昊还下令重新制作了原先沿用汉族的礼乐制度。并将此制度颁行全国,严令执行。宝元元年(1038)十一月,元昊在大臣野利仁荣、杨守素等人拥戴下,正式即皇帝位。国号称大夏,改元天授礼法延祚元年。随即向宋朝上表,要求正式承认他的皇帝称号。至此,在“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地方万余里”的辽阔疆土上,一个新的王朝-西夏屹立在宋朝的西方。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