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李昉卒
| 事件經過:
李昉宇明遠,深州饒陽(今河北)人。父李超為後晉工部郎中、集賢殿直學士,以父蔭補齋郎。後漢乾祐年間舉進士,補為秘書郎。後與呂端同直弘文館,改右拾遺、集賢殿修撰。後周顯德二年 (955),宰相李𠔌徵淮南,召為記室。還師後,擢為主客員外郎、知製誥、集賢殿直學士。四年(957),加史館修撰、判館事。同年,隨世宗南徵,命為屯田郎中、翰林學士。宋初,加中書捨人。建隆三年(962),罷為給事中.次年,出知衡州,後受誣,貶為彰武軍行軍司馬。開寶二年(969),再拜中書捨人,不久,直學士院。次年,知貢舉,後加翰林學士、判吏部銓。太宗即位後,加戶部侍郎,受詔與扈蒙等同修《太祖實錄》。從太宗徵太原,以功遷工部尚書兼承旨。太平興國中,改文明殿學士。不久,命參知政事。趙普罷相後,與宋琪同拜平章事。不久,加監修國史。雍熙元年(984),加中書侍郎。端拱元年(988),罷為右僕射。淳化二年 (991),以本官兼中書侍郎、平章事,監修國史。四年 (993),罷守本官。次年,以特進、司空致仕。至道二年 (996)卒,享年七十二歲贈司徒,謚文正。編著有《太平御覽》、《文苑英華》、《太平廣記》。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