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蒙古助高麗王復位
| 事件經過:
中統元年(1260),高麗王瞰卒。忽必烈采納廉希憲的策略,派兵護送王(後改為禃)回國,嗣為國王,並赦免境內反抗蒙古之罪。王俱為了自保,遂請將高麗附屬蒙古,每年入貢,並請把都城從海島遷回陸上。至元元年(1264),王俱又親自入朝蒙古。忽必烈下令禁止境內人民入高麗剽掠。蒙古籠絡高麗王室,目的在於藉高麗王來控製榨取高麗百姓。為東侵日本,蒙古命高麗組織軍隊、製造戰船、準備物資,以備徵用。高麗朝野對蒙古的壓榨憤憤不平。至元六年(1269)八月,高麗大臣林衍發動政變,廢王禃,立其引王淐為國王。忽必烈得報,立即遣使前往查問。十月又派黑的、徐世雄召王禃、王淐和林衍來蒙古朝廷,調頭輦哥率兵壓境。十一月,命蒙古軍入境平定政變,幫助王禃恢復了王位,翌年初,蒙古改高麗西京為東寧府,設安撫高麗使率兵鎮戍。二月,在王京設達魯花赤監督高麗。四月,林衍死,裴仲孫等糾集餘衆擁立王植庶族王溫為王,從江華島(今朝鮮漢江口)逃至珍島(南全羅道境內),負隅抵抗。八年初,蒙古高麗安撫阿海等抄略珍島,進而圍困珍島,並遣使招諭裴仲孫。裴仲孫稽留使者,拒絶投降。四月,忽必烈命令高麗簽發軍隊進攻珍島。五月,珍島軍民被蒙古高麗經略使忻都等率軍擊潰,餘部在金通精率領下,逃往耽羅。九年六月,王植請元軍討伐耽羅餘衆。十一月,元調屯田軍二千、漢軍二千、武衛軍二千、高麗軍六千進攻耽羅,至次年(1273)六月,忻都等擒獲金通精,撫定耽羅。高麗軍民的反抗鬥爭終於失敗。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