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張珏守合州

國度: 中國  

朝政: 南宋

國君紀年: 宋理宗趙昀景定四年

事件類型: 熱門

日期: 1263年   二月

地點: 中國

事件經過:

  張珏,陝西鳳州(今陝西鳳縣東北)人。十八歲從軍釣魚山(今四川合川東北),在釣魚城戰役中與王堅協力戰守,屢建戰功。景定四年 (1263)升任合州知州。張珏上任後,修繕城池,屯田積粟,聯絡渠江沿綫諸山城,為長期堅守奠定了基礎。鹹淳二年(1266)鼕,張珏出兵收復了大良城(今四川廣安東北)。次年二月,合諸州兵收復開州(今四川開縣),打破了降將楊大淵據夔取蜀的計劃。當年夏,蒙古四川行省平章政事賽典赤領兵數萬自利州 (今四川廣元)攻重慶,直指釣魚城下。張珏領兵碇舟江中為水礙。蒙古水師受阻不能進,衹得退去。重慶免遭劫掠。其間,張珏領守釣魚城軍民屢次挫敗了蒙軍的圍攻。八年四月,又築城宜勝山(今四川合川北純陽山),與釣魚城互為抵角。明年,蒙古東川行院合剌領兵在渠江之北雲門山、嘉陵江西岸虎頭山(皆在合川東北)築城,以製合州三江口,進而圍困釣魚城。德祐元年(1275),張珏升任四卅製置副使知重慶府,因重慶被圍,無法赴任,仍留守釣魚城。忽必烈多次遣使招降,張珏均不予理會,率兵奮力援救重慶。次年正月,遣將襲擊元東川行院駐地青居。六月,又自合州遣兵收復了瀘州神臂城。在釣魚城支持下,長江沿岸的重慶、涪州(今四川涪陵)、夔州(今四川奉節)一直堅守到臨安失陷以後。
   中国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