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宋蒙爭奪苦竹隘
| 事件經過:
餘玠帥蜀期間,在四川構築山城防禦體係,將各府州縣治所遷往山城之上,隆慶府治即遷到苦竹隘(今四川劍閣西北)。寶祐二年 (1254)汪德臣立足利州(今四川廣元)後,蒙軍道陸路經劍門可入東、西兩川;取水路沿嘉陵江而下,經閬州(今四川閬中)、順慶(今四川南充)可抵重慶、夔峽,但為劍門關、苦竹隘、大獲城(今四,川蒼溪東南)等山城梗阻。要打通入蜀道路,必須拔除南宋的這些據點。於是,蒙軍集中用兵爭奪劍、閬一綫。當年四月,帖哥火魯赤、汪德臣攻蜀,宋苦竹隘守將南永貴、高貴投降,附近的堡寨也相繼被攻破。八月到十月間,宋軍又出兵收復了苦竹隘附近堡寨。十二月,統製段元鑒領兵苦戰,收復了苦竹隘。明年,帖哥火魯赤參與南北夾擊東川的軍事行動,又自利州出苦竹隘南下。寶祐五年(1257)初,駐守利州的蒙軍再次出動,大舉進攻苦竹隘。宋守將楊禮支持不住,棄苦竹隘守吉平寨。理宗急詔京湖調兵五千應援,令四川製置使蒲擇之措置。蒲擇之以朱祀孫為監軍,調蜀中各戎司軍隊救援劍門,自領製司兵奔苦竹隘。經過兩個月的爭奪,終於在五月收復了苦竹隘及劍門諸堡寨。六月,又乘勝北上,欲攻拔蒙軍設在利州的據點,未能成功。次年十月,蒙哥徵蜀,苦竹隘被蒙軍攻破。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