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戊戌選試

國度: 中國  

朝政: 蒙古帝國

國君紀年: 窩闊臺元太宗十年

事件類型: 熱門

日期: 1238年   三月

地點: 中國

事件經過:

  蒙古初興,成吉思汗君臣藉重佛道招撫百姓,而不知儒學儒士有何用處。因此,儒生和其他百姓一樣要負擔差發賦役,甚至被擄為奴。成吉思汗信用耶律楚材,是因他也會卜能筮。窩闊臺時代,中原已經徵服,如何更有效地統治漢民成為急待解决的問題。耶律楚材開始發揮“以儒治國”的才能,並利用一切機會宣揚儒學的長處。這樣,傳統儒學逐漸得到重視,儒士遂漸得到任用。窩闊臺汗二年 (1230),選用漢人儒士擔任各路課稅使。四年(1232)三月,蒙古圍攻汴京,嚮金指名索要名儒趙秉文、衍聖公孔元楮等人。七年(1235),進攻南宋,命楊惟中、姚樞隨軍搜羅儒、釋、道、醫、卜等類人才,得名士數十人,把趙復帶至燕京,傳授程朱之學。窩闊臺汗九年(1237)八月,耶律楚材對窩闊臺說,製造器物,必用良工,治理國傢必用儒業。儒業非積纍數十年不能有所成就,建議考試儒生。窩闊臺采納這個建議,决定戊戌年(1238)在中原諸路選試儒生,命課稅使劉中主持。考試分經義、詞賦、策論三科,凡不失文義便為中選。被掠為奴的儒生也可應試,原主不得隱瞞阻止,違者處死。至十年(1238)四月,因窩闊臺下詔再考試僧道,故選試儒生與汰選僧道一並施行,主持考試的官員都稱“三教試官”。經過考試,得儒士四千零三十人,被俘為奴的儒生有四分之一得到赦免。中選儒士則編入儒戶籍,除擁有田地應交地稅、經營工商應交商稅外,免除其餘差發。部分儒士被任為本地議事官,與達魯花赤一起商討公事。以後,到至元十三年(1276),元對中原儒士重新考試,中選三千八百九十戶,比窩闊臺時略為減少。江南儒戶不經考試由地方官統一奏報,中科舉和有聲望的儒士均可入選。
   中国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