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蒙古施行按二五戶絲製

國度: 中國  

朝政: 蒙古帝國

國君紀年: 窩闊臺元太宗八年

事件類型: 熱門

日期: 1236年  

地點: 中國

事件經過:

  窩闊臺汗八年 (1236),大規模清查戶口工作完成後,窩闊臺按成吉思汗約定的原則,把中原諸州土地民戶分賜諸王、貴族和功臣,讓他們各治其地,自徵其民。耶律楚材認為這種辦法不利於大汗集權和對中原的統治,提醒窩闊臺:裂土分民,容易使朝廷和宗親大臣之間産生嫌隙,不如多賜與金帛,也足以體現朝廷對諸王大臣的恩典。窩闊臺感到為難,以為已經允許,不便停止。於是耶律楚材獻計:各州設置官吏,必須由朝廷任命,除常賦外,不許各投下擅自徵斂。窩闊臺采納了這個建議,當年製定新稅法,規定:分民每二戶出絲一斤輸於官府,每五戶出絲一斤輸於投下。一般民戶也如數交納,輸於政府。並規定各投下除應得的五戶絲外,不得私自徵斂,由朝廷統一設官徵收。五戶絲是投下的常賦,朝廷以此換取對地方的直接控製權力。蒙哥時,將絲額增加一倍,每二戶出絲二斤輸於官,每五戶出絲二斤輸於投下。忽必烈即位後,鑒於諸位投下直接差人去徵取五戶絲,流弊極大,下令全部由朝廷統一徵收,上繳國庫,各投下每年差人到中書省驗數支取。
   中国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