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畏兀兒遣使人貢方物
| 事件經過:
畏兀兒是“回鶻”蒙古語讀音的漢譯。公元九世紀中葉,回鶻汗國滅亡,回鶻十五部遷到西域,建立了自已的政權,因其都城在高昌(即哈剌火州,今新疆吐魯番東哈拉和卓堡西南),故漢文史料稱之為高昌回鶻。高昌回鶻的首領稱亦都護,意為“幸福之王”。西遼建立後,高昌回鶻為其藩屬,西遼派少監(“監國”)常住其國,徵斂賦稅,監督亦都護的活動。十三世紀初年,西遼駐畏兀兒少監驕恣奢淫,引起畏兀兒人民的不滿。當蒙古西進消滅乃蠻、衊兒乞殘部時,畏兀兒亦都護巴而術阿而忒的斤决定投靠蒙古。太祖四年(1209),巴而術阿而忒的斤設計殺死西遼少監,遣官員隨蒙古使者去見成吉思汗,表示願意臣服。太祖六年(1211),巴而術阿而忒的斤按照成吉思汗命令,帶着大量珍寶方物,親到怯緑連(剋魯倫)河畔朝覲。成吉思汗嘉其自動歸附,許嫁以女兒也立合敦公主,並收認巴而術阿而忒的斤為第五子,“使與諸皇子約為兄弟,寵異冠於諸國”。巴而術阿而忒的斤仍為亦都護,統有畏兀兒之地。仁宗時,封亦都護為高昌王,頒王印,規定:亦都護印行於畏兀兒境,高昌王印用於管理內地散居之畏兀兒戶。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