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四川收兑九十界钱引
| 事件经过:
北宋四川钱引以二年为界,徽宗大观中,诏每界印发数额以天圣为准,不得超过一百二十五万贯。南宋建炎初。张浚为四川宣抚使,为支付川陕军费,开增印钱引之例。自后因仍不已,到宁宗嘉泰末,两界所印计五千三百万贯,总三界所印,为北宋天圣时祖额的六十四倍。由于滥印滥发,官府无力按界收回钱引,造成民间钱引增多而大幅度贬值,到嘉定初,钱引每贯所值铁钱不足四百。嘉定元年(1208),总领四川财赋陈咸与僚属商议,欲以库莞所储金银、度牒为底本,从民间收回半界钱引。其折换办法是:金每两值六十贯,银每两值六贯二百,度牒每道值一千二百贯。计库莞所藏可值一千三百万贯。讨论数月,到十一月初二日,张榜行下各州县,听民间以旧引输官课及赴利州市金银。期限到年底为止。由于四川诸州距利州总领所太远,而期限迫切,加之折换之际,吏缘为奸,所以榜出后,民间惊扰,纷纷出售钱引,每贯才值一百钱。制置使吴猎亟出榜晓谕,除收兑一千三百万引外,其余三界依旧通行使用。又檄总领所,分取金银于成都置场,收兑旧引。民心始定。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