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行科舉

國度: 中國  

朝政: 元代

國君紀年: 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皇慶二年

事件類型: 文化

開端時間: 1313年十一月

終結時間: 1313年  

地點: 蘇爾特

事件經過:

  元朝科舉中的民族歧視政策
  
  元朝是公元1271年由蒙古貴族建立的封建政權。蒙古統治者實行的科舉制度帶有明顯的民族歧視色彩。當時把全國劃分為四等人:一是蒙古人;二是色目人,其中包括西夏、回回等西北各少數民族;三是漢人,包括契丹、女真和原來金朝統治下的漢人;四是南人,指長江以南的漢人和西南各少數民族。蒙古統治者對漢人和南人很不信任,也很少任用們做官。國傢的重要官職都由蒙古人和色目人的上層分子擔任,因此科舉考試對於們來說是可有可無的。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初年,一些漢人官員不斷建議實行科舉取士,但是朝廷總是議而不决。直到元仁宗延佑二年(1315年),方纔正式實行科舉取士,這時距離元朝建立已經四十餘年了。元朝統治者最終實行科舉取士,其目的主要是為了籠絡漢族中小地主和知識分子,從而鞏固蒙古貴族的統治。元朝的科舉考試,每三年舉行一次,分為鄉試(行省考試)、會試(禮部考試)、禦試(殿試)三級。各級考試時,蒙古人和色目人都與漢人、南人分開考。在鄉試、會試時,蒙古人和色目人衹考兩場,而漢人和南人則須考三場。禦試時,雖然四種人都考試策問一道,但是前兩種人僅限五百字以上,而漢人和南人必須在千字以上。在考試內容上,蒙古人、色目人的題目比較容易,漢人、南人的題目比較難。蒙古人以右為上。發榜時,蒙古人、色目人列為一榜,稱“右榜”,漢人、南人另列一榜,稱為“左榜”。如果蒙古人、色目人願意參加漢人、南人的考試,取中後授予的官職可以提高一等。這些規定都體現了蒙古統治者在科舉制度中推行的是民族歧視政策。不過,元朝的最高統治者規定,科舉考試的試題都出自朱熹的《四書章句集註》,並且要求考生答題時也必須以程朱理學的觀點和封建說教作為指導思想。這一點恰恰說明,作為封建統治階級,無論是哪個民族掌權,本質都是共同的,們一方面通過法律、軍隊等國傢機器對廣大人民進行壓迫和剝削,另一方面也要利用儒傢宣揚的封建禮教來毒害和控製人民的思想。
   苏尔特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