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名稱: 武俠宗師宮白羽 Martial arts master White Feather Palace
相關人物: 白羽 Bai Yu
資料來源: http://img1.cache.netease.com/
圖片描述: 看過武俠小說《十二金錢鏢》、《聯鏢記》、《偷拳》、《武林爭雄記》、《血滌寒光劍》等作品的人,大都熟悉活躍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中國武俠小說作傢宮白羽。他被譽為“中國武俠小說的一代宗師”、“中國的大仲馬”。著名武俠小說作傢陳文統,因為最崇拜梁慧如、宮白羽而改名“梁羽生”。金庸高度評價宮白羽的作品,說他“對中國武俠小說的發展作出過一定貢獻,堪稱三四十年代武俠小說文壇上一代宗師”。
出生青縣馬廠
宮白羽,是他專門為寫武俠小說而起的筆名。學名宮萬選,改名竹心,筆名杏呆等。1899年9月9日出生於河北省青縣馬廠。宮白羽原籍山東東阿。其祖父宮得平是個老秀纔,在故鄉做縣吏,因為遺失了庫銀,便攜妻帶子逃難,不久病故。其父宮文彩是三兄弟中最小的一個,早年投軍駐防直隸青縣馬廠兵營。馬廠兵營於同治十年(1871年)建立,始終是拱衛京津的重要軍事基地,成為聞名遐邇的戰略要地。中日甲午戰爭後,清政府在馬廠創建“定武軍”,首次貫徹“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辦學方針,在引進先進教法、調整軍事機構、更新軍隊編製、培養指戰人才、提高作戰能力等方面,進行了大膽而且有益的嘗試,被當做加強軍事實力、輓救清朝政權滅亡命運的“救世良方”,而得到了晚清時期洋務派的認可,譽為“中國第一批近代化的軍隊”。史學家稱馬廠“定武軍”為“北洋軍閥的鼻祖”、“小站新軍的奠基石”。袁世凱接管“定武軍”後開始了小站練兵,把馬廠、小站編為陸軍第四鎮。此時,宮文彩正是北洋新軍裏的一名管帶(中等第三級,相當於現在軍職中的營長)。
宮白羽幼年時在馬廠,傢道小康,生活無虞。後隨父調防遷入東北、天津。1913年移居北京,宮白羽先後在朝陽大學附中、京兆一中求學時,便在《述志》的作文中,表達了他日後“講學著書”的理想。他從小就嗜讀評話、公案、俠義小說,15歲即開始嘗試文藝創作,給北京各報刊投稿,評點社會時事。1918年考入北京師範大學堂。因父病故,傢道中落,被迫輟學。他非常喜好文學,尤其對“五四”以來的中國新文學作品愛不釋手。宮白羽有志於文學事業,並初步受到新文學運動的影響,興趣由翻譯小說轉移到白話文上來,並立志做一個“新文藝傢”。他具有一定的中英文根底,後來一邊工作,一邊從事新文學創作。常寫些小品文,投登各報。20世紀初,傢境敗落,買不起書,就經常利用各種機會偷偷讀書,或者藉書來讀。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