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简异体: | (鐓) | 繁异体: | (????) | 拼音: | chún, duì, duò | 部首: | 釒金 | 总笔画: | 16 | 部外笔画: | 8 | | UTF-8: | E9 8C 9E | UTF-16: | 931E | UTF-32: | 0000931E | Big 5: | EBDE | 仓颉: | CYRD | 四角码: | 8014.7 | | 一字全码: | chun2jinxiang | 一字双码: | cujixi | 一字单码: | cjx | 汉字结构: | 左(中)右 | 汉字层次: | 6 | 笔画: | 丿㇏一一丨丶丿一丶一丨????一亅一 | | 笔顺编号: | 3411243141251521 | 笔顺读写: | 撇捺横横竖捺撇横捺横竖折横折竖横 | 他人笔顺: | 3411243141251521 | | 部件组构: | 釒(????(丿㇏)(干(一十(一丨))䒑(丷(丶丿)一)))享(亠(丶一)????(口(冂(丨????)一)子(了(亅)一))) |
|
|
錞
chún
古代一种铜制的军乐器,形如圆筒,上大下小,顶上多作虎形钮,可悬挂,常与鼓配合:“以金錞和鼓。”
靠近。
笔画数:16;
部首:釒;
笔顺编号:3411243141251521 |
|
錞
chún
【名】
古代乐器名〖anancientmusicalinstrument〗。青铜制,形如圆筒,上大下小,顶上多为虎形钮,可悬挂,以物击之而鸣。常与鼓配合,用于战争中指挥进退。盛行于东周至汉代
鼓錞相望。——《淮南子·兵略》
以金錞和鼓。——《周礼·鼓人》
另见duì
錞于
chúnyú
〖anancientmusicalinstrument〗古代一种铜制乐器
錞
duì
【名】
矛戟柄下端的平底金属套〖metalsheathofspearhandle〗
錞之与刀,孰先弊也。——《淮南子》
另见chún |
|
1.矛戟柄下端的平底金屬套。 2.古祭器。 3.低下。 4.錞于,古樂器。 5.依附。 6.通「準」。依據。 7.通「幬」。覆蓋。 |
|
戌集上 【廣韻】常倫切【集韻】【韻會】【正韻】殊倫切,????音純。【廣韻】樂器鳴之,所以和鼓也。【周禮·地官·鼓人】以金錞和鼓。【註】錞于也。圜如碓頭,大上小下,樂作鳴之,與鼓相和。【晉語】戰以錞于丁寧,儆其民也。【註】錞于,形如碓頭,與鼓相和。丁寧,鉦也。【韻會】一說形如鐘,有舌,謂之錞于。樂書云:自金聲之淳言之,謂之錞。後周平蜀,獲其器,太常卿斛斯證曰:錞于也。以芒筒捋之,其聲極振,取以和樂。通作淳于。 又【集韻】都昆切,音敦。義同。 又【廣韻】徒對切,音隊。【詩·秦風】厹矛鋈錞。【傳】錞,鐏也。【疏】矛之下端。【釋文】錞,徒對反。又徒猥反。一音敦。 又【淮南子·說林訓】錞之與刃,孰先弊也。【註】錞讀頓首之頓。 又【廣韻】徒猥切【集韻】【正韻】杜罪切,????音????。義同。 又【集韻】徒臥切,音憜。覆????也。【禮·喪大記·大夫????以幬欑註】幬,或作錞。【釋文】錞,徒對反。又徒臥反。又徒猥反。 又【山海經】是錞于西海。【註】郭曰:錞,猶堤埻也。章閏反。【又】是錞于北海。【註】謂依附于北海也。 又【正字通】北海有錞于縣。一作淳于、錞釪,皆因山川之形似圜堆深筩者,故以爲名,如玉甑峯鈷鉧潭之類。 【說文】作????。考證:〔【周禮·地官·封人】以金錞和鼓。〕 謹照原文封人改鼓人。 |
|
编号:9358 矛????柲下銅,鐏也。从金????聲。《詩》曰:“叴矛沃????。” 徒對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