辀
|
| 繁異體: | 輈 | 拼音: | zhōu, jiāo | 部首: | 车 | 總筆畫: | 10 | 部外筆畫: | 6 | | UTF-8: | E8BE80 | UTF-16: | 8F80 | UTF-32: | 00008F80 | 一字全碼: | zhou1chezhou | 一字雙碼: | zocezo | | 一字單碼: | zcz | 漢字結構: | 左(中)右 | 漢字層次: | 6 | 筆畫: | 一????丨一丿丿????丶一丶 | 筆順編號: | 1521335414 | | 筆順讀寫: | 橫折竪橫撇撇折捺橫捺 | 他人筆順: | 1521335414 | | 部件組構: | ((一????)丨一)舟(丿(丹(⺆(丿????)亠(丶一))丶)) |
| | 輈 (輈) zhōu 車轅:“馬倚輈而徘徊”。 筆畫數:10; 部首:車; 筆順編號:1521335414 | | 輈 輈 zhōu 【名】 車轅〖shaft(ofacart)〗 輈,轅也。——《說文》。按,大車左右兩木直而平者謂之轅,小車居中一木麯而上升謂之輈,故亦曰軒轅,謂其穹隆而高也。 薦車直東榮,北輈。——《儀禮·既夕禮》 用於大車上的稱轅,用於兵車、田車、乘車上的稱輈。輈為麯木,一端為方形,置於軸中央,從車底伸出,漸漸隆起,又漸成圓木。木前端置橫木,稱為“衡”,衡兩端作缺月形,夾貼馬頸,稱為“額” 泛指車〖carriage〗 挾輈以走。——《左傳·隱公十一年》 駕竜輈兮乘雷,載雲旗兮委蛇。——《楚辭》 又如:造輈的工匠 | | 輈jiāo 1.見"輈辮"。 | | 1.「輈」的簡化字。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