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簡單解釋·詳細解釋
·更多簡解·更多詳解·康熙字典
·說文解字
繁異體:  (???? ????)拼音: dǎo, dào部首: 
 
總筆畫: 17部外筆畫: 10UTF-8: E8 B9 88
 
UTF-16: 8E48UTF-32: 00008E48GB 2312: 2124
 
GB 12345: 2124Big 5: C1D0倉頡: RMBHX
 
四角碼: 6217.7一字全碼: dao3zuyao一字雙碼: dazuya
 
一字單碼: dzy漢字結構: 左(中)右漢字層次: 6
 
筆畫: 丨????一丨一丨一丿丶丶丿丿丨一????一一筆順編號: 25121213443321511筆順讀寫: 竪折橫竪橫竪橫撇捺捺撇撇竪橫折橫橫
 
他人筆順: 25121213443321511
 
部件組構: ⻊(口(冂(丨????)一)止(⺊(丨一)丄(丨一)))舀(爫(丿丶丶丿)臼(丿⺊(丨一)彐(????二(一一))))
 
簡單解釋
  
  dǎo
  踐踏,踩:襲(走別人走過的老路,沿用前人舊例)。節(信守節操)。海(跳到海裏自殺)。赴湯火。循規矩。
  跳動:舞。手舞足
  
  筆畫數:17;
  部首:足;
  筆順編號:25121213443321511
詳細解釋
  
  dǎo
  【動】
  (形聲。從足,舀(yǎo)聲。本義:踩,踏)
  同本義(往往有冒險的意味)〖tread;stamp〗
  ,踐也。——《說文》
  ,履也。——《廣雅》
  足之之。——《孟子》
  騰昆侖。——《淮南子·原道》。註:“躡也。”
  至人潛行不窒,火不熱。——《莊子·達生》
  羸兵為人馬所藉。——《資治通鑒》
  死不顧。——明·張溥《五人墓碑記》
  又如:火(踩火);藉(踐踏);躍(踐踏奔跳);冰(踏冰)
  頓足踏地〖stampone'sfoot〗
  發揚歷之己蚤。——《史記·樂書》。正義:“頓足蹋地也。”
  又如:手舞足;舞(手舞足,表示歡樂);詠(舞和吟唱)
  遵循〖follow〗
  後之君子,常而習故。——蘇軾《伊尹論》
  又如:矩(投身;依托);節(剋守節操);節死義(遵守節操,為正義而死)
  實行〖carryout〗
  一理長成,遽躬之。——清·袁枚《祭妹文》
  而之者常十之八九。——清·劉開《問說》
  又如:險(經歷危險);義(履行正義);道(履行正道)
  朝某方向走;行〖go〗
  故無首虜之獲,無難之賞。——《荀子·儒效》
  又如:難(身赴危難);敵(赴敵)
  乘;利用〖use〗。如:瑕(利用過失);隙(利用空隙)
  
  常襲故
  dǎocháng-xígù
  〖gooninthesameoldway;beaslavetooldmethodsofdoingthings;followtheconventionaltradition〗墨守成規,沿用舊法。指照老規矩辦事
  後之君子,常而襲故,惴惴焉懼不免於天下。——宋·蘇軾《伊尹論》
  
  dǎohǎi
  〖plungeintotheseatocommitsuicide;jumpintowater〗(為了自殺)投海
  海自盡
  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海亦英雄。——周恩來《大江歌罷掉頭東》
  
  dǎojí
  〖tread;stamp〗踐踏
  羸兵為人馬所藉,陷泥中,死者甚衆。——《資治通鑒》
  
  dǎoxí
  〖slavishlyfollow〗因襲,走別人走過的路
  襲前人
  芾為文奇險,不襲前人軌轍。——《宋史·米芾傳》
更多簡解
  
  (形聲。從足,舀聲。本義踩,踏)
  同本義(往往有冒險的意味)
  ,踐也。--《說文》
  ,履也。--《廣雅》
  足之之。--《孟子》
  騰昆侖。--《淮南子·原道》。註躡也。”
  至人潛行不窒,火不熱。--《莊子·達生》
  羸兵為人馬所藉。--《資治通鑒》
  死不顧。--明·張溥《五人墓碑記》
  又如火(踩火);藉(踐踏);躍(踐踏奔跳);冰(踏冰)
  頓足踏地
  發揚歷之己蚤。--《史記·樂書》。正義頓足蹋地也。”
  又如手舞足;舞(手舞足,表示歡樂);詠(舞
   dǎo
  ①腳踏動、跳動手舞足~。
  ②踩;投入赴湯~火。
  ③遵循;實行循規~矩。
  【海】跳到海裏(自殺)。
  【襲】完全按照別人的路子走。
更多詳解
   dao
  部首 足 部首筆畫 07 總筆畫 17
  
  skip; step; tread;
  
  dǎo
  (1)
  (形聲。從足,舀(yǎo)聲。本義踩,踏)
  (2)
  同本義(往往有冒險的意味) [tread;stamp]
  ,踐也。--《說文》
  ,履也。--《廣雅》
  足之之。--《孟子》
  騰昆侖。--《淮南子·原道》。註躡也。”
  至人潛行不窒,火不熱。--《莊子·達生》
  羸兵為人馬所藉。--《資治通鑒》
  死不顧。--明·張溥《五人墓碑記》
  (3)
  又如火(踩火);藉(踐踏);躍(踐踏奔跳);冰(踏冰)
  (4)
  頓足踏地 [stamp one's foot]
  發揚歷之己蚤。--《史記·樂書》。正義頓足蹋地也。”
  (5)
  又如手舞足;舞(手舞足,表示歡樂);詠(舞和吟唱)
  (6)
  遵循 [follow]
  後之君子,常而習故。--蘇軾《伊尹論》
  (7)
  又如矩(投身;依托);節(剋守節操);節死義(遵守節操,為正義而死)
  (8)
  實行 [carry out]
  一理長成,遽躬之。--清·袁枚《祭妹文》
  而之者常十之八九。--清·劉開《問說》
  (9)
  又如險(經歷危險);義(履行正義);道(履行正道)
  (10)
  朝某方向走;行 [go]
  故無首虜之獲,無難之賞。--《荀子·儒效》
  (11)
  又如難(身赴危難);敵(赴敵)
  (12)
  乘;利用 [use]。如瑕(利用過失);隙(利用空隙)
  常襲故
  dǎocháng-xígù
  [go on in the same old way;be a slave to old methods of doing things;follow the conventional tradition] 墨守成規,沿用舊法。指照老規矩辦事
  後之君子,常而襲故,惴惴焉懼不免於天下。--宋·蘇軾《伊尹論》
  
  dǎohǎi
  [plunge into the sea to commit suicide;jump into water] (為了自殺)投海
  海自盡
  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海亦英雄。--周恩來《大江歌罷掉頭東》
  
  dǎojí
  [tread;stamp] 踐踏
  羸兵為人馬所藉,陷泥中,死者甚衆。--《資治通鑒》
  
  dǎoxí
  [slavishly follow] 因襲,走別人走過的路
  襲前人
  芾為文奇險,不襲前人軌轍。--《宋史·米芾傳》
  
  dǎo ㄉㄠˇ
  (1)
  踐踏,踩~襲(走別人走過的老路,沿用前人舊例)。~節(信守節操)。~海(跳到海裏自殺)。赴湯~火。循規~矩。
  (2)
  跳動舞~。手舞足~。
  鄭碼jipn,u8e48,gbkb5b8
  筆畫數17,部首足,筆順編號25121213443321511
康熙字典
酉集中  〔古文〕????【唐韻】徒到切【集韻】【韻會】大到切【正韻】杜到切,????音導。【說文】踐也。【博雅】履也。【釋名】道也。以足踐之,如道路也。【禮·樂記】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之也。【左傳·哀二十一年】使我高。【註】高,猶遠行也。 又與悼同。【詩·小雅】上帝甚。【傳】動也。【箋】讀曰悼。【釋文】,鄭作悼。病也。
說文解字
編號:1354  踐也。從足舀聲。 徒到切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