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簡單解釋·詳細解釋
·更多簡解·更多詳解·康熙字典

繁異體:  ( ???? ???? )拼音: 部首: 總筆畫: 11部外筆畫: 4UTF-8: E8 B6 BA
 
UTF-16: 8DBAUTF-32: 00008DBAGB 2312: 8535GB 12345: 8535Big 5: B36C倉頡: RMQO
 
四角碼: 6513.0一字全碼: fu1zufu一字雙碼: fuzufu一字單碼: fzf漢字結構: 左(中)右漢字層次: 5
 
筆畫: 丨????一丨一丨一一一丿㇏筆順編號: 25121211134筆順讀寫: 竪折橫竪橫竪橫橫橫撇捺他人筆順: 25121211134
 
部件組構: ⻊(口(冂(丨????)一)止(⺊(丨一)丄(丨一)))夫(二(一一)人(丿㇏))
簡單解釋
  
  fū
  同“跗”。
  〔坐〕佛教徒盤腿端坐的姿勢。
  碑下的石座:魑首龜
  
  筆畫數:11;
  部首:足;
  筆順編號:25121211134
詳細解釋
  
  fū
  【名】
  同“跗”。腳背〖instep〗
  摩,攘臂以遊其間。——歐陽修《送方希則序》
  又如:踝(腳背和踝骨。指坐)
  同“跗”〖foot〗
  腳
  昧爽窗前,雙獨立。——《刻兵略纂聞述》
  又如:跡(腳)
  山腳
  橋在山之次,故流頗急。——清·平雲《孤兒記》
  花萼〖calyx〗。如:萼(花的萼片)
  足跡〖footmark〗
  在南安十四年,每執書就明,倚立庭磚,歲久雙隱然。——《宋史》
  碑下的石座〖base〗
  上不得過四尺。——封演《封氏聞見記·碑碣》
  又如:坐(石碑底座。也作座);蓮(蓮座);螭首龜。又指器物的底座。如:架(放置物件的座架)
  
  
  fū
  【動】
  兩足交疊而坐〖sitcross-leggedon〗。如:跌坐(盤腿而坐);足(腳心朝上、腳背朝下盤起腿來);跏(雙足交疊而坐)
更多簡解
  〈名〉
  同跗”。腳背
  摩,攘臂以遊其間。--歐陽修《送方希則序》
  又如踝(腳背和踝骨。指坐)
  同跗”
  腳
  昧爽窗前,雙獨立。--《刻兵略纂聞述》
  又如跡(腳)
  山腳
  橋在山之次,故流頗急。--清·平雲《孤兒記》
  花萼
  足跡
  在南安十四年,每執書就明,倚立庭磚,歲久雙隱然。--《宋史》
  碑下的石座
  上不得過四尺。--封演《封氏聞見記·碑碣》
  又如坐(石碑底座。也作座);蓮(蓮座);螭首龜。又指器物的底座。如架(放置物件的座架
  
  ⒈腳背~面。
  ⒉
  【~骨】蹠骨和脛骨之間的骨,構成腳跟和腳面的一部分,由七塊小骨組成。
更多詳解
   fu
  部首 足 部首筆畫 07 總筆畫 11
  
  fū
  〈名〉
  (1)
  同跗”。腳背 [instep]
  摩,攘臂以遊其間。--歐陽修《送方希則序》
  (2)
  又如踝(腳背和踝骨。指坐)
  (3)
  同跗” [foot]
  (4)
  腳
  昧爽窗前,雙獨立。--《刻兵略纂聞述》
  (5)
  又如跡(腳)
  (6)
  山腳
  橋在山之次,故流頗急。--清·平雲《孤兒記》
  (7)
  花萼 [calyx]。如萼(花的萼片)
  (8)
  足跡 [footmark]
  在南安十四年,每執書就明,倚立庭磚,歲久雙隱然。--《宋史》
  (9)
  碑下的石座 [base]
  上不得過四尺。--封演《封氏聞見記·碑碣》
  (10)
  又如坐(石碑底座。也作座);蓮(蓮座);螭首龜。又指器物的底座。如架(放置物件的座架)
  
  fū
  〈動〉
  兩足交疊而坐 [sit cross-legged on]。如跌坐(盤腿而坐);足(腳心朝上、腳背朝下盤起腿來);跏(雙足交疊而坐)
  
  fū ㄈㄨˉ
  (1)
  同跗”。
  (2)
  碑下的石座魑首龜~。
  〔~坐〕佛教徒盤腿端坐的姿勢。
  鄭碼jibo,u8dba,gbkf5c3
  筆畫數11,部首足,筆順編號25121211134
康熙字典
酉集中  【廣韻】甫無切【集韻】風無切,????音膚。【集韻】與跗同。【束皙·補亡詩】白華絳。【註】與跗同。【劉禹錫·奚陟????】螭首龜。 又【釋名】拜於丈夫爲然屈折下視地也。 又【廣韻】跏,大坐也。《婆娑論》:結跏坐,是相員滿。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