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簡單解釋·詳細解釋
·更多簡解·更多詳解·康熙字典
·說文解字

繁異體:  ( ????)拼音: chǐ, tī部首: 衤衣總筆畫: 15部外筆畫: 10UTF-8: E8 A4 AB
 
UTF-16: 892BUTF-32: 0000892BGB 2312: 8161GB 12345: 8161Big 5: BFC9倉頡: LHYU
 
四角碼: 3221.7一字全碼: chi3yisi一字雙碼: ciyisi一字單碼: cys漢字結構: 左(中)右漢字層次: 7
 
筆畫: 丶????丨丿㇏丿丿丨一乛丿一乚丿乙筆順編號: 452343321531535筆順讀寫: 捺折竪撇捺撇撇竪橫折撇橫折撇折他人筆順: 452343321531535
 
部件組構: 衤((丶????丨)(丿㇏))虒(????(丿丿)虎(虍((⺊(丨一)乛丿)七(一乚))几(丿乙)))
簡單解釋
  
  chǐ
  剝奪:奪(依法剝奪)。革(革除,剝奪)。職(革職)。魄(使人失魂落魄)。
  脫去,解下:解佩而紳。
  
  筆畫數:15;
  部首:衤;
  筆順編號:452343321531535
詳細解釋
  
  chǐ
  【動】
  (形聲。從衣,虒(sī)聲。本義:奪去衣服)
  同本義〖strip〗
  終朝三。——《易·訟》
  念解佩而紳。——《雪賦》
  乃豪民衣自衣。——明·高啓《書博雞者事》
  又如:衿(剝去衣冠。舊時生員等犯罪,必先由學官奪衣冠,革除功名之後,才能動刑拷問)
  奪去〖takeawayfrom〗。如:氣(奪氣,喪失氣勢)
  革除〖abolish;getridof〗。如:奪(剝奪);官(革除官職)
  扯住〖pull〗。如:住(扯住)
  廢弛〖abandon〗。如:散(解散);落(脫落;掉下;廢弛敗落;解脫)
  
  
  chǐduó
  〖deprive;strip〗依法剝奪
  奪公民權
  
  chǐgé
  〖dismiss,removesb.fromaposition〗除名革職
更多簡解
  
  (形聲。從衣,虒聲。本義奪去衣服)
  同本義
  終朝三。--《易·訟》
  念解佩而紳。--《雪賦》
  乃豪民衣自衣。--明·高啓《書博雞者事》
  又如衿(剝去衣冠。舊時生員等犯罪,必先由學官奪衣冠,革除功名之後,才能動刑拷問)
  奪去
  革除
  扯住
  廢弛
  
  奪公民權
  
   chǐ本指剝去衣服,後泛指剝奪~職。
  【奪】剝奪(多用於法令)~公權。
  chǐ脫下,奪去衣服或帶。〈引〉革除,剝奪~職。~奪政治權利。
更多詳解
   chi
  部首 衤 部首筆畫 05 總筆畫 15
  
  chǐ
  (1)
  (形聲。從衣,虒(sī)聲。本義奪去衣服)
  (2)
  同本義 [strip]
  終朝三。--《易·訟》
  念解佩而紳。--《雪賦》
  乃豪民衣自衣。--明·高啓《書博雞者事》
  (3)
  又如衿(剝去衣冠。舊時生員等犯罪,必先由學官奪衣冠,革除功名之後,才能動刑拷問)
  (4)
  奪去 [take away from]。如氣(奪氣,喪失氣勢)
  (5)
  革除 [abolish;get rid of]。如奪(剝奪);官(革除官職)
  (6)
  扯住 [pull]。如住(扯住)
  (7)
  廢弛 [abandon]。如散(解散);落(脫落;掉下;廢弛敗落;解脫)
  
  chǐduó
  [deprive;strip] 依法剝奪
  奪公民權
  
  chǐgé
  [dismiss, remove sb. from a position] 除名革職
  
  chǐ ㄔˇ
  (1)
  剝奪~奪(依法剝奪)。~革(革除,剝奪)。~職(革職)。~魄(使人失魂落魄)。
  (2)
  脫去,解下解佩而~紳。
  鄭碼wtpi,u892b,gbkf1dd
  筆畫數15,部首衤,筆順編號452343321531535
康熙字典
申集下  【唐韻】池爾切【集韻】【韻會】丈爾切,????音豸。奪衣也。【易·訟卦】或錫之鞶帶,終朝三之。【疏】三見脫。 又【集韻】醜豸切,音????。義同。 又【廣韻】衣絮編也。 又演爾切,音酏。福也。 又相支切,音斯。餘支切,音移。義????同。 又【韻會】直吏切,値去聲。解也,脫也。【荀子·非相篇】極禮而。【註】直吏反。 又【廣韻】直離切【集韻】????知切,????音馳。蓐衣又曰氊。考證:〔【荀子·非相篇】極禮而。【註】讀去聲。〕 謹照原文讀去聲改直吏反。
說文解字
編號:5316  奪衣也。從衣虒聲。讀若池。 直離切

評論 (0)